臺北市大同區蓬萊國民小學

公立國小,前身為大稻埕女子公學校

臺北市大同區蓬萊國民小學簡稱蓬萊國小,是一所位在臺北市大同區市立國民小學。該小學的最初前身大稻埕公學校女子部成立於1898年。

臺北市大同區蓬萊國民小學
地址臺灣地區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35號(主要出入口位於太原路)
邮政编码103
类型市立國民小學
隶属公立
创办日期1898年
学区臺北市大同區
教育部學校代碼363601
教師人數61人
职员人数7人
年级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幼兒園
学生人数710人
電話號碼+886-2-2556-9835
传真號碼+886-2-2555-2055
学校网址www.plps.tp.edu.tw
地图
蓬萊國民學校學生行進於大稻埕街道,攝影於1940年代。

歷史

日治時期

1898年,「大稻埕公學校女子」成立於大稻埕公學校內;成立之時,該部只有兩名學生

1910年4月1日,「大稻埕公學校女子分校[1](分教場)成立。

1911年4月1日,「大稻埕女子公學校[1]自大稻埕公學校獨立創校並舉行開校典禮,首位校長樺山岩見上任。

1922年,大稻埕女子公學校改名為「蓬萊公學校[1]。1926年4月,蓬萊公學校設置女子高等科。1928年4月,高等科第一屆畢業。1941年4月,蓬萊公學校改名為「蓬萊國民學校[1][2]

戰後時期

1945年11月19日,蓬萊國民學校開始接受祖國教育。1946年3月5日,蓬萊國民學校高等科廢止。1948年10月,禮堂重建落成。

1956年8月,蓬萊國民學校開始兼收男性學生。

1966年,校舍屋頂增設水塔。1968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開始實施,校名更改為「臺北市建成區蓬萊國民小學」。1969年11月,校內增設牙科治療室。

1973年2月,成立兒童管樂隊;8月,成立兒童弦樂隊,並獲臺灣區民族舞蹈比賽第一名。1974年,在校內舉行臺北市國民小學健康教育觀摩會[3]。1975年6月,全體師生奉獻興建總統蔣中正銅像一座落成;7月,於中山堂舉行第一次管弦樂演奏。

1976年3月26日,日本大阪府岸和田市立朝陽小学校親善訪問團前往校內參訪。

1984年,西面紅磚教室拆除。1985年,南邊紅磚教室拆除。1986年,行政大樓竣工並開始使用。1987年,專科教室竣工,北側紅磚教室及禮堂拆除。1988年,PU運動場竣工、幼稚園成立。

1990年,舉行建校八十年慶祝活動;3月12日,配合行政區域調整,更名為「臺北市大同區蓬萊國民小學」。[4]

知名校友

蓬萊公學校時期

蓬萊國民學校時期

相關諺語

參考資料

外部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