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東河橋

舊東河橋為一座位於臺灣臺東縣成功鎮東河鄉交界、橫跨在馬武窟溪上的一座橋梁,由臺東縣政府東河鄉公所以及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共同管理與維護,屬於臺東縣政府所列管的歷史建築之一,並被文建會評選為「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1],也曾是名列於「臺東八景」之中。

舊東河橋
舊東河橋橋塔
坐标22°58′33″N 121°18′17″E / 22.975877°N 121.304770°E / 22.975877; 121.304770
承載原: 台11線
現:人行步道
跨越馬武窟溪
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地點臺東縣成功鎮東河鄉
官方名稱舊東河橋
其他名稱吉田橋
维护单位臺東縣政府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下游桥梁新東河橋
设计参数
桥型鐵索吊橋
鋼筋混凝土
全长127米(417英尺)
宽度4.6米(15英尺)
历史
开通日大日本帝国 1920年、1926年(吊橋
臺灣地區 1953年(混凝土橋)
關閉日臺灣地區 1992年(改為行人景觀橋)
地圖
地图
東河舊橋(吉田橋)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
臺東縣東河鄉東河村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橋樑
评定时间2002年12月5日
詳細登錄資料

建設資訊

日治時期

東河橋原名吉田橋,初代橋始建於1920年(大正9年)11月,是「臺東—馬太鞍道」[a]上的一座重要橋梁,該道路自1917年開始由臺灣總督府進行拓寬與建橋[2][3],為一座高18.8公尺,長127.3公尺的木造鐵線橋。

其後臺灣總督府自1921年起至1926年止,將「臺東—馬太鞍道」之臺東~新港段道路拓寬成5.45公尺寬的汽車道,於臺東廳境內架設橋樑48處。恰好1925年7月吉田橋遭到暴風雨吹壞,交通中斷,人員貨物一度經由馬武窟溪溪底通行,有關單位自1926年1月起進行復舊,工程費4萬8千圓,由臺灣總督府指派臺東廳土木課技師吉田一之進行規畫並建造,在該橋建成之前,吉田一之因病逝世,為紀念他的貢獻,特將此橋命名為「吉田橋」[5][6][7][3][註 1]

吉田橋1926年7月改建完成,全長450尺(另一說440尺,約133公尺),共3座橋塔2主跨,為一座可通行汽車的鐵索吊橋,同年8月29日上午10時舉行竣工典禮[3][8][9][10][註 1][11][12]

東河遺址

日本當局在吉田橋畔從事道路工程時,發現原住民石棺、石斧、刀器、人骨、首飾用玉等遺物,臺東廳於1926年9月將遺物搬送至台北博物館 [13][註 1]

中華民國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吉田橋」因吊橋鋼索腐蝕,自1952年起禁止載重車輛通行,而臺灣省公路局的長途客運班車,乘客也必須下車過橋,人員與貨物運輸均感不便,迭有改建聲浪,該橋遂於1953年重建,將吊橋改建為混凝土T型梁橋與拱橋,合計南側80.5公尺T型梁橋孔5孔、北側46.83公尺上承式開腹式拱橋1孔、並保留原日治時代架設在溪中石灰岩上的中央橋塔1座4.97公尺,橋梁全長126.88公尺,橋寬4.6公尺,工程費新臺幣104萬圓,並因地名而改稱為「東河橋」,為今日所見的舊東河橋[14][15][16][17]

台11線新東河橋眺望1953年改建的舊東河橋,北側(照片東側)為上承式拱橋,南側(照片西側)為一般T形梁橋。

1992年(民國81年),臺11線東部濱海公路進行拓寬工程,由於當時的東河橋寬度僅能單線通行,因此當地民眾建議下,由臺灣省公路局於下游處重新建了一座鋼架鐵橋,為現今的新東河橋,並將舊橋規劃為東河橋風景區內的行人景觀橋,供遊客在橋上休憩賞景,禁止任何汽機車輛進入。[18]

相鄰道路

馬武窟溪主要橋樑
北行道路馬武窟溪南行道路
地方道路
成功鎮
舊東河橋

成功鎮    東河鄉
地方道路
東河鄉

註釋

資料來源

🔥 Top keywords: Wikipedia:首页Special:搜索墨雨云间玫瑰的故事 (电视剧)2024年歐洲足球錦標賽腦筋急轉彎2古尔邦节無職轉生~到了異世界就拿出真本事~芮德家族榮耀之繼承者高爾宣林發九龍城寨之圍城名校的阶梯王星越2024年世界女排联赛無職轉生~到了異世界就拿出真本事~角色列表欧洲足球锦标赛刘亦菲繁花 (電視劇)父親節庆余年 (第二季)怪獸8號金庸武侠世界习近平背着善宰跑飛行部落六四事件翁曉玲她的日與夜庆余年元洲街邨安安幼稚園斬人案黃仁勳邊佑錫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歐倩怡腦筋急轉彎 (電影)比利時國家足球隊中華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