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帽

護士帽是女性護士戴的一種帽子,最初的用意是固定女性護士的頭髮,並且展現親和的外觀。男性護士則不會佩戴護士帽。護士帽上的線條及顏色則代表了護士階級及科別。

戴著護士帽的護士們

歷史

佩戴長帽的護士
一頂標準的硬帽護士帽

護士帽是來自修女習慣佩戴的罩帽,後來漸漸發展成兩種型式:

  • 長帽,後方有布料,能覆蓋護士大部分的頭髮,
  • 短帽,也稱硬帽,它由上方蓋著護士的頭髮(常見於英國)。

而最早使用護士帽的記錄是19世紀的南丁格爾

加冠典禮

參加加冠典禮的護士們

亞洲地區的護理學校會在學生們準備進入醫院臨床實習前,舉辦加冠典禮。通常時間會定於5月12日護士節的前後,由資深護士或是師長幫護校生們佩戴上護士帽,並點燃蠟燭,朗讀南丁格爾誓言[1],像徵祝福、期許及薪火相傳之意義[2][3]

優點

穿著護士服,戴著護士帽的護士正在照顧病患

護士帽是一種世界公認的象徵。它可以讓病患在醫院裡,迅速的從各種醫療人員中辨認出護士。而在台灣,護士們則相信它有避邪的效果,護士帽避邪的象徵,其真正由來並不可考,但是經由有意識(認為它可避邪)的發展,最後變成醫療領域中護理人員認定具有避邪效果的象徵物,戴著它純潔、聖靈,會讓護理人員心生安定的感覺[4]

缺點

護士帽可能是一個潛在的載體,讓細菌和其他致病的病原體可藉由它傳播,引發院內感染交叉感染[5]

護士帽的勢微

雖然護士帽在先進國家的醫療設施中被廣泛使用,如美國(以及其他許多國家),但是1980年代末期開始,護士們開始改穿手術服。此外,由於男性護士的數量迅速增長,因此採用男女通用的護士服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然而,在許多開發中國家裡,女性護士仍占大多數,因此護士帽仍十分常見。

在台灣,目前只剩慈濟醫院體系仍要求護士們佩戴護士帽,其餘醫院都皆停止佩戴護士帽。原因是因為SARS事件期間,護士帽被懷疑會造成院內感染,並且妨礙N95口罩配掛,而穿防護衣時更是完全無法佩戴護士帽,因此許多醫院決定停止佩戴護士帽。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