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鹰

鷹科鷹屬下的一種鳥類
(重定向自赤腹鷹

赤腹鹰学名Accipiter soloensis)为鹰科鹰属猛禽。成鸟背部为灰色,胸口有紫红色或橙红色的斑块,翅膀内侧为浅色,末端为深色。亚成鸟背部为深褐色,腹部和胸部均有斑纹。该鸟为候鸟,于华东、俄罗斯和韩国等地繁殖,在东南亚和华南越冬,在迁徙途中会形成庞大的鸟群。赤腹鹰一般在落叶树上筑巢,一窝育有3—4枚卵。该鸟主要以蜥蜴和两栖类为食,亦会捕食其他小动物。目前赤腹鹰种群庞大,IUCN将其评为无危。

赤腹鹰
约翰·杰罗德·克莱曼斯英语John Gerrard Keulemans於1874年繪製
科学分类 编辑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鹰形目 Accipitriformes
科:鹰科 Accipitridae
属:鷹屬 Accipiter
种:
赤腹鹰 A. soloensis
二名法
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2]
異名
  • Falco Soloënsis Horsfield, 1821

种系关系

成年雄鸟飞行照,摄于泰国春蓬府

DNA测序结果表明赤腹鹰与马岛鹰英语France's sparrowhawk关系密切,二者可形成一个演化支[3]

外貌描述

与其他猛禽相比,赤腹鹰大小中等,两性异形现象不明显。雄性体长25—28厘米,翼展52—56厘米,重106—138克;雌性则体长27—30厘米,翼展55—62厘米,重125—150克[4]。雄性赤腹鹰翅膀内侧为白色,翅膀末端可见黑色斑块;雌性则为奶油色,翅膀末端的斑块为褐色[5]。雄性胸口有紫红色斑块,雌性的则是橙红色。该鸟尾部有4—6道狭窄的黑斑。赤腹鹰鸟喙为深灰色,末端有明黄色的蜡制凸起。成年个体背部为深灰色,腹部几乎无图案;亚成鸟外貌与日本松雀鹰相似,背部为深褐色,腹部有少量斑纹,胸部有斑驳的红色条纹。成年雄性瞳孔为黑色、深红色或深褐色,雌性与亚成年雄性则是黄色[4][5]

物种分布

赤腹鹰为候鸟,夏季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朝鲜半岛华中华东繁殖,至冬季则群飞往台湾、东南亚华南新几内亚等热带地区越冬[6][7]

生态与习性

栖息地

赤腹鹰常栖息于稻田或沼泽附近的树林中,海拔一般低于900米[5]

食性

赤腹鹰为捕食青蛙与蜥蜴的特化种,有时也会捕食水生昆虫与雀鸟。其多自栖木上俯冲捕猎,亦可自树丛中伏击猎物[5][6]

繁殖

赤腹鹰在每年四月左右抵达繁殖地,随即便会建立自己的领域。一对赤腹鹰配偶常会于清晨在其领域上盘旋或长啸以表明其领域。其鸟巢多位于栗树枫杨等大型落叶树上。配偶一般会在五月中旬开始筑巢,于大约两周后完工,其筑巢工作多在上午进行。赤腹鹰一窝一般有3—4枚卵,但雌鸟并不会同时产下所有卵,而是会隔天产卵。虽然双方亲鸟均会参与孵化,但雌鸟参与孵卵的时间远大于雄鸟。幼鸟一般在20日龄时离巢,并会在父母的领域内逗留17—18天。雌鸟一般在幼鸟离巢后数日便离开领域,而雄鸟则相对而言会逗留更长的时间,有时可持续至迁徙为止。黑鸢松鸦与蛇类等动物会捕食巢中的赤腹鹰雏鸟,系其夭折的最主要原因[8]

亞成鳥飞行照,摄于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

迁徙

赤腹鹰会成群迁徙[5],可形成上千只的大群,有时会与日本松雀鹰、灰面鵟鹰等其他猛禽形成混群[4][9]。视繁殖地不同,该鸟主要有两条迁徙路径:

赤腹鹰一般在迁徙途中会停歇1—3次,每次持续数日,以补给能量[10]。该鸟在海上的飞行速度快于在陆地上,有推测认为这是由于赤腹鹰不擅在夜间飞行,因此会尽量在日落前找到一处可供歇脚的陆地。另一种可能则是由于陆地的上升气流更为强烈,其飞过陆地时耗能较少,故其会尽量减少在海洋上的飞行时间以节省能量[11]。其飞行高度最高为1800米[10]

种群现状

目前赤腹鹰种群非常庞大。垦丁的雷达站曾在5日内测得逾10万只迁徙过境的赤腹鹰[11],对巴厘岛种群的统计则估计每年有约8万4千只赤腹鹰在此地越冬[12],在东印度尼西亚的越冬总数则约为35万只[9]IUCN估计全球现有40—100万只赤腹鹰,其中27—67万只为成年个体。虽其种群略有下降,但整体而言由于种群数量极大且分布广泛,无灭绝之虞,故IUCN将其评为“无危[1]

参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