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舜功

鄭舜功(?—?),中國明朝後期探險家,廣東廣州府新安縣(今廣東省深圳市)出身。

生平

生卒年不詳。嘉靖八年(1529年),跟随日本僧侣昌虎首座至京都,为畠山义宣辨别药物。嘉靖年間,中國沿岸受倭寇多次襲撃,[1]当時多數倭寇是中國人,他們被朝廷取締後逃往日本五島列島平戶島。为了应对危局,明朝廷推行了广开言路的政策,郑舜功以布衣的身份进京建言。[2]當時浙江都督楊宜打算派遣使者到日本刺探實情,於是決定以鄭舜功為特使,前往日本。

嘉靖三十五年五月,鄭舜功帶著從事沈孟綱、胡福寧等人從廣東出發,東渡日本。經琉球國進入日本豐後國,受到当时九州大名大友宗麟的款待。翌年,鄭舜功吩咐沈孟剛、胡福寧等人跟隨日本船隻前往京都,謁見日本室町幕府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鄭舜功則留在豐後,勸諭大友義禁戢其所轄的六國倭寇。同時,鄭舜功還對當地倭寇的活動展開調查。嘉靖三十六年,回到寧波

早在嘉靖三十五年二月,杨宜即因抗倭不利被罢官,由胡宗憲接任。而胡氏在嘉靖三十四年任浙江巡抚期间,也曾派遣蒋洲与陈可愿二人赴日宣谕。[3]郑舜功回国后却受到胡宗宪的迫害,下狱七年。胡宗宪倒台,才得以获释出狱。晚年把自己經歷的日本實情寫成《日本一鑑》。

注釋

參考文獻

  • 方豪,《〈日本一鉴〉的作者郑舜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