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 (六朝)

東晉時在襄陽僑立的州郡之一

雍州东晋南朝时设置的

雍州刺史部,原以长安为中心。东晋孝武帝时(372年-396年),始于襄阳侨立雍州,并立侨郡县。刘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割荆州的五郡(襄阳郡南阳郡新野郡顺阳郡随郡)为雍州,而侨郡县犹寄寓在诸郡界。大明中,又分实土郡县以为侨郡县境。徐志雍州有北上洛、北京兆、义阳三郡。北上洛,晋孝武立,领上洛、北商、酆阳、阳亭、北拒阳五县。北京兆领北蓝田、霸城、山北三县。并云景平中立。义阳,云晋安帝立,领平氏、襄乡二县。酆阳、阳亭、北拒阳,并云安帝立,余县不注置立。今并无此三郡。刘宋时领十七郡,六十县,户三万八千九百七十五,口十六万七千四百六十七。去京都水四千四百,陆二千一百。

行政区划

刘宋

  • 襄阳郡(三县:襄阳县、中庐县、邔县)
  • 南阳郡(七县:宛县涅阳县云阳县冠军县郦县、舞阴县、许昌县
  • 新野郡(五县:新野县、山都县、池阳县、穰县、交木县)
  • 顺阳郡(七县:南乡县、槐里县、顺阳县、清水县、朝阳县、丹水县、郑县)
  • 京兆郡(三县:杜县、邓县、新丰县)
  • 始平郡(四县:武当县、始平县、武功县、平阳县)
  • 扶风郡(三县:筑阳县、郿县、泛阳县)
  • 南上洛郡(二县:上洛县商县
  • 河南郡(五县:河南县、新城县、河阴县、棘阳县、襄乡县)
  • 广平郡(四县:广平县、酂县、比阳县、阴县)
  • 义成郡(二县:义成县、万年县)
  • 冯翊郡(三县:鄀县、高陆县)
  • 南天水郡(四县:华阴县、西县、略阳县、河阳县)
  • 建昌郡(二县:永兴县、安宁县)
  • 华山郡(三县:华山县、蓝田县、上黄县)
  • 北河南郡(八县:新蔡县、汝阴县、苞信县、上蔡县、固始县、缑氏县、新安县、洛阳县)
  • 弘农郡(三县:邯郸县、圉县、卢氏县)

南齐

長官

晉雍州刺史(386年-403年)
楚雍州刺史(403年-405年)
晉雍州刺史(405年-420年)
宋雍州刺史(420年-479年)
齊雍州刺史(479年-502年)
梁雍州刺史(502年-555年)

参考资料

  • 宋书·志第二十七·州郡三》
  • 南齐书·志第七·州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