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池村


鳳池村(英語:Fung Chi Tsuen)是位於香港元朗區横洲的一條鄉村,為屏山鄉的一條原居民與非原居民混居的鄉村。[1]鳳池村為於鳳池路與宏達路交界,與朗屏邨為鄰。

鳳池村內的天后宮
鄰近鳳池村村公所的神壇
鳳池村牌坊

歷史

鳳池村是水邊圍的分支村落,原居民以陳氏為主。因水邊圍已無地方發展,鳳池村開基祖於1925年覓得水邊圍西北鯉魚山邊的一塊土地,建屋兩間。其後,不少其他村落的村民搬至聚居。1935年,村落正式命名為鳳池村。1950年代,鳳池村有居民74人,共13戶,擁有禾田約100畝。[2]

1998年起,西鐵工程展開。鐵路高架橋將鳳池村一分為二,又令到周邊村屋結構受損,居民耗費極大心力跟九廣鐵路周旋,要求該公司為村屋維修及作出賠償,九鐵為鳳池村興建牌樓重為賠禮。[3]

未來發展

2014年6月,鳳池村北面部份(原為綠化地帶的部份)被劃入元朗橫洲第一期公營房屋發展的其中一部份,發展範圍恰巧避開原居民擁有的土地,有村民質疑政府只保護原居民利益。[4][5]

2017年,香港政府在無視三條受影響鄉村(另外兩村為楊屋新村及永寧村)村民的反對聲音下,於立法會通過該等發展方案,令該村居民大感不滿[6]

為配合發展計劃,地政總署2020年7月15日發出通知,要求受影響村民於兩星期內遷離[7],及於同月29日開始進行收回土地程序。然而,在收回土地當日早上,該村出入口被放置私家車及雜物,並有相信來自仍居於當地的原居民之訴求橫額等,表示他們若尚未得到政府安排遷置,則不會離開該村[8]

建築

龍華園
  • 鯉魚山天后宮:屬屏山約的天后宮,是一座傳統中式青磚建築。
  • 龍華園:建於民國初年,是一座樓高兩層、中西合壁的古宅,屋頂刻上蓮花圖案的浮飾。[9]
  • 穆民國際小學:前身是元朗惠州公立學校,建於1965年,學校於1987年朗屏邨落成後遷到新校舍。原校舍由香港穆斯林聯會於2002年接手辦學,有約150名少數族裔學生就讀。

事件

前村長陳錦福等數名鳳池村原居民懷疑涉及「套丁」,建成屋苑環翠山。[10]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