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2重型坦克

約瑟夫·斯大林2型重型坦克 (IS-2)又稱JS-2(Josef Stalin 2)重型坦克,是蘇聯的一款二戰重型坦克。IS-2是以約瑟夫·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6]它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原本的KV重坦系列已經嚴重過時,完全無法擊穿德軍新式重型戰車裝甲,而後繼的IS-1(主炮口徑僅85mm)又無法解決問題而導致。[6]在二戰後,蘇聯曾將IS-2出口到幾個共產主義陣營國家。

約瑟夫·斯大林2型重型坦克(IS-2)
別稱:IS-2
現藏於俄國庫賓卡坦克博物館的IS-2重型坦克。炮塔上的白線原是防止英美空軍的誤傷
类型重型坦克
原产地 苏联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43-
使用方 苏联
 中国
 古巴
 捷克斯洛伐克
 朝鲜
 埃及
 波蘭人民共和國
生产历史
研发者車里雅賓斯克制造廠[1]
制造数量2250輛(截止1944年晚期)[2]
3854輛(總共)[3]
衍生型IS-2M
ISU-152
基本规格
重量46.25噸[4]
长度10.33m(炮向前)(IS-2M)[5]
长度6.63m(IS-2)[4]
宽度3.44m(IS-2)[4]
3.36m(IS-2M)[5]
高度2.39m
操作人数4(車長,炮手,駕駛員,裝填手)

装甲最厚120mm
主武器122毫米D-25T戰車炮英语122 mm gun M1931/37 (A-19)1門
備彈28發
副武器12.7毫米 DShK重機槍1挺
7.62毫米 DT輕機槍3挺[5]
共備彈2,079發
发动机V-2K V-12柴油機[6]
600匹[6]
悬挂扭力桿懸掛
作战范围150km(IS-2)[4]240km(IS-2M)[7]
速度37km/h

歷史

白俄羅斯戰爭博物館的IS-2M(前方)和IS-3

雖然IS-1可以承受虎式坦克的攻擊,但是在實戰中,其火力不足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8]因此,蘇聯的工程師們就意識到IS-1需要換裝更加強力的火炮。因此,一方面,限制裝備85mm火炮的IS-1的生產,另一方面,準備為IS-1換裝100mmBS-3或122mmA-19火炮。儘管測試結果表明100mmBS-3穿透力較122mmA-19為強(不過122mmA-19的穿透能力也并不差,在測試中摧毀了豹式坦克的前裝甲),但最終,考慮到100mm火炮數量不足,蘇軍最終選定了生產資源和彈藥較為充裕的122mm火炮。122mm火炮最初安裝單膛炮口制退器,但因為其在測試中發生爆炸,故改為了雙炮膛制退器。[4]

但是當時的設計師科京并不滿足於僅僅對IS-1進行武器升級,他設計出了比起IS-1機動和防護都較好的IS-2坦克。IS-1的臺階式傾斜裝甲換成了低平式的,從而使得在裝甲厚度不變的情況下防護能力提高。[4]為了防止坦克失衡,蘇軍放棄了增強IS-2炮塔防御的計劃。因為時間和經費不足,也沒有重新設計新炮塔,而是沿用了IS-1的炮塔設計。[5]

有證據顯示IS-2的裝甲對於破片殺傷防御能力不足,雖然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對裝甲進行回火處理來解決,但因為考慮到成本太高加之工藝復雜,蘇軍并未采用這一做法。因此,這成為了IS-2的一個缺陷。[9]

蘇軍的突擊炮ISU-152ISU-12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使用移除炮塔的IS-2的底盤生產。[10][11]

其繼任者IS-3在參加柏林勝利閱兵式時就讓西方觀察家為其性能大吃一驚,在50年代,IS-3更是給了西方國家很大衝擊(西方將領甚至認為:蘇聯的坦克技術已超越西方十年)。[12]

IS-1,IS-2,IS-3截止到1945年6月一共生產了3752輛。[1]

外觀

IS-2(1944年以前的型號)采用低平式傾斜裝甲。[4]炮管比較長,前方裝有炮口制退器,炮塔有著較好的避彈外形。[6]在炮塔頂上安裝有1挺裝有光學瞄準器件的12.7mm機槍。[13]

性能

IS-2的傳動和懸掛裝置比起KV系列都要好。[6]速度比起KV系列有了提高,重量也比KV系列要輕[7]。同時,炮塔和底盤都是重新設計。[6]它可以在1000m的距離外防御8.8cm火炮的攻擊。其裝備的122mm火炮能在1000m外擊穿160mm裝甲[5],而且對於工事的破壞力也強于虎式坦克的8.8cm L/56。[3]但因為主炮口徑較大,不得不采用分裝裝填。[14]

IS-2M的續航能力達到了240km,超越了虎式坦克的140km和虎王坦克的110km。[7]

不足

IS-2的射速較低(僅2-3發/分),主炮備彈量不足。(僅有28發)而且前裝甲對於破片殺傷防御能力不足。[9]有證據顯示IS-2的引擎在極高溫環境下表現不太理想。[7]

西方觀察家曾經批評蘇聯坦克制造過于粗劣,但是蘇聯卻回應稱因為坦克損耗較大不得不這樣做。[15]

服役

 苏联

IS-2從1944年開始分配給蘇軍使用,主要是分配給近衛重裝甲團使用。[3][9]1944年4月第11近卫重坦克团在塔诺波尔与第503重戰車營的虎I坦克战斗是它第一次出战,这次战斗中一辆IS-2损失,战果不明。[16]

在烏克蘭南部的一次作戰中,蘇軍宣稱以8輛IS-2的代價,摧毀了德軍的41輛虎式坦克象式驅逐戰車。這次作戰中,證明了IS-2可以在1500-2000m外經受KwK43 88毫米戰車炮的攻擊。[9]1944年7月奥托·卡利乌斯在他的成名之战---马利诺沃之战中用虎I坦克击毁了大量包括IS-2在内的苏联坦克。[17]

在1944年8月在桑多梅日鎮附近的一次戰鬥中,蘇軍以3輛IS-2被毀,7輛IS-2受傷的代價,摧毀了4輛虎王坦克,擊傷了7輛虎王坦克[9]

在后期作戰中,為了防止英美空軍的誤炸,因此常常在炮塔上涂上一條白線。[9]在坦克上有時候會坐上一些步兵,他們可以在巷戰中下車壓制敵軍的反坦克火力。[13]

1970年代,蘇軍中仍然有一些IS-2駐守在中蘇邊境和部分预备役部隊中。[3]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閱兵時登場的IS-2重型坦克

根據中蘇兩國一份在1950年11月3日達成的協議,中國將從蘇聯那裏購買10個裝甲團的裝備,其中就包括60輛IS-2。這批IS-2坦克曾參與了抗美援朝戰爭(朝鮮戰爭)。

 古巴

在古巴與蘇聯結盟之后,古巴很快就得到了蘇聯在二戰中用過的裝備,其中就包括了41輛IS-2M。豬灣事件后,一些IS-2M曾經被派出,但很快又被召回并封存。目前并不清楚IS-2M一共在一線服役了多久,不過,可能還有一部分處于封存狀態中以防可能的戰爭爆發。[18]

衍生型號

ISU-152使用了IS-2的底盤
  • IS-2 Mod. 1944:改為採用全傾斜裝甲設計,以及換裝具有更好的火控系控與雙重炮口制退器以及裝填更快的122mm D25-T 主炮的IS-2。儘管被部分西方學者稱為IS-2M,但實際上IS-2M在蘇方紀錄中是指1950年代改良後的車型。
  • IS-2M:在1950年代中期,為提升IS-2的作戰表現,對其採取了包括在車體兩側加設外掛油箱及儲物箱,以及在履帶頂沿加裝護裙的改進,在蘇方記錄中稱其為IS-2M。
  • ISU-152:使用IS-2底盤制造的突擊炮。

與其他重型坦克的比較

T-35T-100SMKKV-1
1940型
KV-1
1941型
KV-1
1942型
KV-1S
1942型
KV-85
1943型
IS-2
1945型
IS-3[19]
1945型
乘員11 名7 名7 名5 名5 名5 名5 名4 名4 名4 名
重量45 公噸58 公噸55 公噸43 公噸45 公噸47 公噸42.5 公噸46 公噸46 公噸46.5 公噸
主砲76.2 mm
M. 27/32
76.2 mm
L-11
76.2 mm
L-11
76.2 mm
F-32
76.2 mm
F-34
76.2 mm
ZiS-5
76.2 mm
ZiS-5
85 mm
D-5T
122 mm
D-25T
122 mm
D-25T
彈藥數100 發111 發111 發114 發114 發70 發28 發28 發
次要武裝2×45 mm戰車砲
5×7.62 mm機槍
45 mm戰車砲45 mm戰車砲2×DT4×DT4×DT4×DT3×DT2×DT, DShK2×DT, DShK
引擎500 hp
M-17M 汽油引擎
500 hp850 hp
AM-34
600 hp
V-2K 柴油引擎
600 hp
V-2
600 hp
V-2
600 hp
V-2
600 hp
V-2
600 hp
V-2
600 hp
V-2-IS
燃料量910 公升600 公升600 公升600 公升975 公升975 公升820 公升520+270 公升
最高速度30 km/h35 km/h36 km/h35 km/h35 km/h28 km/h45 km/h40 km/h37 km/h37 km/h
最大行動距離150 km150 km335 km335 km250 km250 km250 km240 km150 (225) km
裝甲厚度11–30 mm20–70 mm20–60 mm25–75 mm30–90 mm20–130 mm30–82 mm30–160 mm30–160 mm20–220 mm

腳注/來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