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标点符号

本页是对维基百科条目编辑过程中各种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本标点符号格式手册参考及综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1]及《中華民國教育部〈重訂標點符號手冊〉》[2]的规定。

以下例子的绿色字体代表正确示例,红色字体表示错误示例,??灰色字体表示应尽可能避免的示例。

Microsoft Word等文字處理軟件可能會替您将标点符号自動轉換成错误形式,编辑時请多加注意。不同浏览器也会影响维基百科中标点符号的显示,请以源码为准。

句号

句号是用于表示陈述句的符号,形式为全角“”。

  • 句2:图片和圖表的短語說明,其中部内容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就算有时说明文字内容比较长,在前面的语段中已用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逗号

逗号用于表示句子内部的普通停顿,形式为全角“”。

  • 逗1:逗号用在复句内的各分句之间的停顿。在表示并列时则用分号。
  • 逗2:逗号可用在各种特殊语素前后:在比较长的主语之后;句子开头的状语之后;比较长的宾语之前;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后面及并列成分之间;比较长的主语、谓语及宾语之间;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及定语之前。
  • 逗3: 逗号也能用在句子的各种停顿处: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的前后;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及呼唤语之后。
  • 逗4: “第/其”、“首先/然后/其次/再次”类序次语之后,如:
    • 第一,……第二,……
    • 首先,……然后,……
  • 逗5: 在使用顿号标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这一情况下,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连接。但使用“以及(及)”后,之前应使用逗号,而非顿号。
  • 正确: 维基媒体项目包括元维基、维基词典、维基语录、维基教科书、维基文库、维基共享资源、维基新闻、维基物种,以及维基数据等项目。
  • 错误: 维基媒体项目包括元维基、维基词典、维基语录、维基教科书、维基文库、维基共享资源、维基新闻、维基物种、以及维基数据等项目。

顿号

顿号在句子中表示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形式为“”。

  • 顿1:顿号可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 顿2:顿号可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 顿3:顿号可用于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及天干地支序次语之后,如:
    • 一、……二、……
    • 甲、……乙、……
  • 顿4:相邻或相近的两中文数字连用表概数时不用顿号。若两数字由缩写而来则用顿号,如:
  • ……较小的小镇则由三四个小镇合并为一个小镇……
  • 他曾獲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注意:关于标有引号或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是否使用顿号,两岸四地的标准不同:

  • 中国大陆的标准4.5.3.5为:“[…]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但坊间对该标准存在批评[3][4]
  • 台湾对此尚无明确规定。
  • 香港政府的《政府公文写作手册》称:“标点符号的用法,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5]:3但其于附录一提供的例句中使用了顿号[5]:12[5]:16,并未采纳中国大陆的标准规范。
  • 澳门政府的法律文件中,书名号间均会添加顿号[6]
  • 来自马来西亚的维基人称,当地的华文在此种情况下基本上会使用顿号[7]

综上所述,在中文维基百科上,并未对此处的顿号做出统一规定。编者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决定是否添加顿号。

分号

分号在句子中表示复句内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和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形式为全角”。

  • 因为维基百科的全部文字是在CC BY-SA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所以我们并不需付费才能使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维基百科里的内容不具有版权,因为其只是版权人放弃了部分权利。
  • 正确: 维基百科的五大支柱为:一、维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书;二、维基百科采用中立观点;三、维基百科是版权开放的;……。
  • 正确: 维基百科的五大支柱决定了维基百科的发展方向:一是维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书。其不是原创研究及未经整理的杂论咨询的存放点。二是维基百科采用中立观点。……。三是维基百科是版权开放的。……。
  • 错误: 维基百科的五大支柱决定了维基百科的发展方向:一是维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书。其不是原创研究及未经整理的杂论咨询的存放点;二是维基百科采用中立观点。……;三是维基百科是版权开放的。……。

冒号

冒号在句子中表示语段中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形式为全角“”。

引号

引号在句子中表示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引号的形式可分为彎引號(““””、“‘’”)和直角引號(“「」”、“『』”)。

  • 《古今傳授筆法》記載:「蔡邕的書法乃神人所授,並遺傳給他的女兒文姬。」
  • 孙中山以「孫日新」排名第二,「日新」盖取《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
  • 维基百科英文名中的“wiki”,来源于檀香山的Wiki-Wiki公交车。
  • 他站起來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 他站起來問:「老師,『有條不紊』的『紊』是什麼意思?」
  • 应避免:

“直接引用的文段一……
“直接引用的文段二……
直接引用的文段三……”

  • 使用模板:

{{Cquote|直接引用的文段一……
直接引用的文段二……
直接引用的文段三……}}

  • 效果为:

引5:引號應當用於展示情緒化的意見,特別是在此等意見的用詞不適合由維基百科直接轉述時。在此情形下,來源必須清楚給出。且此等用法不適用於展示文化常態。

  • 甲和乙認為此電影「使人難以忘懷」。
  • 此處所受當地人「厭惡」。

簡短而無過分情緒化的意見可直接轉述,而非使用引文。為簡單的描述性詞語或詞組加上引號,反而可能引致歧義。讀者可能認為此內容包含反諷或影射,因為一些讀者或將此用法視同「所謂」、「理應」。

  • 可接受:甲和乙認為此電影有意思。
  • 可能會產生歧義:甲和乙認為此電影「有意思」。
  • 應當作為引文:甲和乙認為此電影「有意思但十分令人揪心」。

问号

问号在句子中用作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形式为全角“”。

  • 窦婴(?—前131年?),西汉清河观津(今河北清河)人……

叹号

叹号又称惊叹号或感叹号,用作表达句子的感叹语气。形式为全角叹号“”。

破折号

破折号用作语句中某些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形式为“——”(U+2014 U+2014)。

  • 维基解密与维基百科——维基媒体基金会下的项目无关。
  • 维基解密(其由朱利安·保罗·阿桑奇创办)与维基百科无关。
  • 代码:{{Cquote|这是一个引用。|作者|出处}}

省略号

省略号,又称删节号,用作表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形式为“……”(两个连续的U+2026 )。

  • 因为这样……所以这样……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 正确: 已成立的维基媒体协会包括:中华民国维基媒体协会、香港维基媒体协会、澳门维基媒体协会等。
  • 错误: 已成立的维基媒体协会包括:中华民国维基媒体协会、香港维基媒体协会、澳门维基媒体协会等……

书名号

书名号用于标示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作品名。书名号的形式可分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维基百科提供了三种方法解决部分书名号使用地区差异,所以遇到部分书名号使用地区差异问题时应用以下三种方法解决,而不应单純替换源码的双单书名号,否则会被视为繁简破坏。其中Template:单双书名号转换用于实现“书2”中双书名号与单书名号之间的使用差异。Template:引书号转换用于实现“书3”中引号与双书名号之间的使用差异。
  1. 使用模板:
    • {{单双书号转换|需转换的作品名}}
    效果为:
    《需转换的作品名》
    • {{引书号转换|需转换的作品名}}
    效果为:
    “需转换的作品名”
  2. 使用模板:
    • {{《}}需转换的作品名{{》}}{{〈}}需转换的作品名{{〉}}
    效果均为:
    • 《需转换的作品名》
  3. 使用代码:
    • -{zh-hans:《;zh-tw:〈;zh-hk:《;}-需转换的作品名-{zh-hans:》;zh-tw:〉;zh-hk:》;}-
    效果为:
    《需转换的作品名》
    • -{zh-hans:“;zh-hant:《}-需转换的作品名-{zh-hans:”;zh-hant:》}-
    效果为:
    “需转换的作品名”

专名号

专名号用作标示古籍和某些文史类作品里出现的特定类专有名词。中文维基百科中可以使用{{专名号}}模板输入。

间隔号

间隔号用于标示相关联成分间的分界,形式为“·”(U+00B7,··)。另有多種形似但錯誤的符號,均不應使用。詳見間隔號Help:如何输入间隔号

  • 正确: 吉米·威尔士
  • 错误: 吉米`威尔士、 吉米 ` 威尔士、 吉米.威尔士、 吉米. 威尔士、 吉米•威尔士、 吉米‧威尔士
  • 正确: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庄子·秋水篇》
  • 错误: 《庄子/秋水篇》、《庄子-秋水篇》、《庄子—秋水篇》、《庄子.秋水篇》、《庄子•秋水篇》
  • 正确: 《天·地·人》
  • 错误: 《天·地和人》
  • 二二八事件、 六一二事件; 一二·三事件、 一·二一事件
  • “9·11”恐怖袭击事件、 “4·28”胶济铁路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连接号

连接号是用作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连接号的形式可分为:短横线“-”(U+002D)和一字线“”(U+2014,即破折号的一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中華民國教育部標準中浪纹线“~”可与一字线通用,但在维基百科中不建议采用浪纹线。如果输入一字线不方便,可用{{一字线}}({{连接号}})。

  1. 化合物名称,如: β-巯基乙醇、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
  2. 连接号码,如: ISBN 978-0-12-155089-9
  3. 表示年月日,如: 2012-12-21
  4. 连接复合名词,如: 南極-艾托肯盆地、比尔-朗伯定律
  5. 产品的名称和型号,如: IA-64处理器
  6. 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的分合,如: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1. 相关项目的起止。
  • 正确: 法兰克福—巴黎
  • 错误: 法兰克福——巴黎、 法兰克福-巴黎
2. 数值范围。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可省略前一数值的单位或附加符号,如: 1000—2000年、1—5千克

括号

括号,又称夹注号,用作标示语段中的注释内容、补充说明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语句,形式为全角圆括号“()”。维基百科还会在条目命名中使用半角圆括号“()”实现消歧义功能。

1. 注释文字内容或作出补充说明。
  • 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全长2737.4米(8981英尺),是美国(US)旧金山的地标性建筑。(金门大桥的简介)
2. 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3. 序次语。
  • 维基百科的地区词转换有六个版本:(1)大陆简体;(2)香港繁體;(3)澳門繁體;(4)大马简体;(5)新加坡简体;(6)臺灣正體。
4. 当括号内容包含用于注释句子里的某些成分时,该括号理应紧跟在要注释的词语之后。若括号内的内容用作注释正句子、句群或段落,则应放在所注语段句末的句号之后。

括号的其他形式还包括全角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等,仅应在特定文体内出现。

分隔号

分隔号用作标示节拍及某些相关文字的分隔。形式分为半角分隔号“/”及全角分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只规定用半角分隔号,但台湾出版物常用全角分隔号。撰写维基百科内容時选其一即可。

  • 他/她是一个好人。
  • T35/36次列车。
  • 省/市/县/乡。

示亡号

示亡号套在已经去世的人的姓名的外面,以示已經逝世。其書寫形式為「   」。但维基百科禁止使用示亡號,理由為:

另外,示亡號通常標注在逝世者的名字上,又另外有在逝世者下加黑線,逝世者的照片、生平事迹四周加黑框的[8]。不加在逝世日期、統治日期、任期結束日期等地方。

参见

参考文献

取自“https:https://www.search.com.vn/wiki/index.php?lang=zh&q=Wikipedia:格式手册/标点符号&oldid=81991918#连接号
🔥 Top keywords: Wikipedia:首页毛泽东天之驕女Special:搜索鐵拳英雄家族榮耀之繼承者篠崎泫劉偉健黃循財庆余年庆余年 (第二季)九龍城寨之圍城习近平彌助背着善宰跑斯洛伐克菲律宾DAY6妮妃雅新生 (网络剧)2024年泰國羽球公開賽飯豐萬理江黃偉哲歌手2024淚之女王劉俊謙 (香港)周殷廷Energy (組合)張鳳妮神耆小子邊佑錫耐克六四事件谌贻琴李显龙九龍寨城天文學金智媛家族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