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 (浙南)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简称红十三军中国工农红军地方部队之一。

概述

1928年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浙南地区的永嘉县瑞安县平阳县乐清县泰顺县遂安县仙居县等地先后爆发了多起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暴动,在此基础上产生多支红军游击队。1930年3月上旬,中共中央军委派胡公冕、刘蜚雄、金国祥等前往永嘉,成立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胡公冕任总指挥,刘蜚雄任参谋长,下辖3个支队,共400余人[1]

1930年5月初,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浙南红军游击队在永嘉枫林统一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简称红十三军),由中共中央军委统一指挥,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军部设在永嘉县楠溪乡五尺村。军部建立后,以永嘉西楠溪30多支红军游击队整编为红一团,团长雷高升,政治委员金国祥,下辖3个大队、3个直属游击队及1个补充营,官兵3200人。以台州温岭县坞根游击队为基础,改编为红二团,团长柳苦民,政治委员杨敬燮,下辖3个游击大队、1个直属特务队及天台游击队。红三团由永康、缙云、仙居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团长程仁谟,政治委员楼其团,政治部主任宋桓,下辖3个大队、1个中队。红十三军全盛时有6000余人[2]

1930年5月,蒋介石下令成立苏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部,调遣重兵对红十三军各部队展开大规模清剿,并对红军主要地区进行大规模烧杀。在国民政府当局优势兵力的进攻下,红十三军遭受了严重损失,部队大部分被打散,军长胡公冕及军部外来干部杨波等先后转移到上海,一部分在永嘉、仙居、黄岩边境坚持,分散进行游击战;另一部分分散隐蔽,等待时机。1932年5月“岩头事件”后,红十三军彻底解体[3]。1935年,红十三军余部加入粟裕刘英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4]

战斗序列

浙南红军游击队

1930年3月,浙南红军游击队时期

  • 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总指挥:胡公冕
  • 参谋长:刘蜚雄
  • 政治工作:王国桢李振声
  • 经济工作:金国祥
    • 第一支队支队长:雷高升
    • 第二支队支队长:胡协和
    • 第三支队支队长:谢文侯
    • 直属队队长:胡衍真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

1930年5月至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时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