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文化

閩南文化粵拼:man5 naam4 man4 faa3白話字:Bân-lâm bûn-hòa),又有嗌做閩臺文化臺閩文化福佬文化或者河洛文化[1],係閩南人(又叫福佬人)自古以嚟發展嘅民系內涵、思想習俗。呢種文化主要分佈喺福建嘅南部,傳統係以泉州廈門做文化中心。由 17 世紀開始,閩南文化開始隨住閩南人向海外移民發展,並成為咗東亞好有影響力嘅一種文化-台灣新加坡、同埋馬來西亞華人移民多數係屬閩南裔,所以閩南文化對呢啲地區嘅文化都好有影響力,尤其係台灣嘅流行文化將閩南文化發揚光大。

泉州嘅清源山石造像

閩南文化有佢特別嘅性質,歷史上曾經融合咗閩越文化、大唐大宋嘅漢文化、伊斯蘭文化、西人文化、同埋日本文化。佢嘅內涵包含咗獨有嘅語言、建築風格、各種藝術、文學、飲食、同埋各式各樣嘅風俗。

語文同文學

語言

閩南話(Bân-lâm-gú),又叫「台灣話」或者「福建話」,係唐話嘅一種,屬於孤立語(Isolating language),係古代嘅閩越人用嘅閩越話同後嚟漢人入閩帶嚟嘅古漢語嘅結合,佢保留咗少少閩越話嘅特徵,但係比起官話更加接近古漢人嘅語言。同其他南方唐話一樣,佢有大量嘅唐字用詞同本地詞彙嘅融合[2]

閩南話同廣東話或者官話都冇互通性(Mutual intelligibility),所以喺語言學上一般都當係唔同語言,但係屬於同一個語言系(Language family)嘅。

文字

閩南話可以用好幾種唔同嘅文字嚟寫。閩南話白話文字最早有得追溯到 16 世紀大明皇朝嘉靖年間嘅傳奇作品《荔鏡記》(Nāi-kèng-kì)。後嚟喺大清時期,歌仔冊開始喺閩南同臺灣流傳,而歌仔冊文字因為咁做咗閩南話書寫嘅先驅,對後世臺閩字嘅發展有好犀利嘅影響。除咗咁,19 世紀嗰陣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喺福建廈門創造、用羅馬字母拼音嘅白話字(Pe̍h-ōe-jī)亦都係閩南話嘅書寫系統之一。

白話文學

台灣日治時期嘅歌仔冊《農場相褒歌》

歌仔冊(Koa-á-chheh)係種有代表性嘅通俗閩南話白話文學形式,起源喺 18 至 19 世紀,係歌仔由口頭流傳轉變做用文字寫低嘅產物。歌仔冊嘅內文多數係「七言」嘅韻文文學,用閩南話讀會押韻但唔多整齊。歌仔冊文字嘅使用冇乜統一嘅標準,成日都係用擬音、訓讀或者造字嘅模式嚟寫。因為歌仔冊唱本好平、用字又通俗易明,令到佢嘅影響層面好快擴大到成個中低階層嘅廣大群眾。歌仔冊嗰柞用字對後世嘅閩南話文學同臺閩字嘅發展有好深遠嘅影響[3]

建築

閩南建築出咗名有燕尾脊同剪瓷雕呢啲樣眼嘅特徵。喺佈局等各方面都有自己嘅一套風格。

除咗咁,閩南地區重有福建土樓呢種特色建築物。土樓係閩南人嘅特色建築,起源自漳州。土樓嘅起源有得追溯到 7 世紀尾嘅大唐陳元光,佢帶兵 58 姓落戶閩南。閩南地區有好多圓形嘅山頭,到咗今日重遺留咗古代兵寨嘅遺迹。圓形嘅山頭唔啱起方形山寨,所以山寨嘅遺迹多數呈圓形。呢啲圓形嘅山寨就係圓土樓嘅原型。初頭嗰啲圓形兵寨得一層,後嚟逐漸咁演變做民居,為咗慳耕地,就向高發展,成為多層嘅圓土樓。客家人搬咗去閩南之後,為咗防衛嘅需要,所以學閩南人咁起啲土樓嚟住。2008 年 7 月,46 個地方嘅福建土樓做咗世界文化遺產

視藝

何朝宗嘅文殊菩薩白瓷雕像作品;係相當典型嘅閩南式白瓷作品。

閩南人出咗名識整雕塑。座落喺泉州清源山嘅 9 尊石造雕像係宋元時期閩南嘅重要宗教遺跡,包括咗老君岩、瑞像岩、賜恩岩、彌陀岩、碧霄岩、西峰岩、千手岩等,涵蓋咗道教、大乘佛教同埋藏傳佛教等嘅宗教象徵。其中老君岩係中國現存最大嘅宋代道教石像,具有好高嘅藝術同歷史價值,重係泉州清源山嘅標誌性觀光景點。閩南重有華安玉、漆線雕、壽山石雕等多種嘅獨特視藝風格。

福建德化嘅德化陶瓷係好出名嘅一種陶瓷。

德化陶瓷作品

演藝

閩南地區有南管、歌仔、歌仔戲、梨園戲、高甲戲、同布袋戲等多種獨有嘅傳統音樂同戲劇。

飲食文化

閩菜

閩菜入面嘅名菜佛跳牆

閩菜係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出嗮名識得用海鮮。當中佛跳牆福建麵個朵好響。

茶文化

工夫茶(Kang-hu-tê)係喺閩南泉漳廈、廣東嘅潮州同埋台灣好興嘅茶文化;「工夫」呢個詞代表咗一種講究而且花時間嘅茶藝精神[4]呢項茶藝嘅「工夫」除咗表現喺製茶同泡茶等方面嘅準備之外,亦都充分表現喺品飲同茶具等嘅享受方面。所以閩南人將飲茶嘅行為嗌做「食茶(Chia̍h-tê)」,同食飯一樣咁莊重。

功夫

閩南泉州係南拳少林功夫嘅發源地,而閩南本身亦都有白鶴拳同狗拳呢啲獨有嘅功夫流派。

哲學思想

閩學係主要由閩南人搞起嘅宋明理學流派,有同嶺南儒學唔同嘅一種見解[5]

宗教信仰

閩南人多數信道教佛教

佛教

閩南人拜嘅佛:

道教

閩南人拜嘅道教神仙:

  • 媽祖;冇分泉州、漳州、定潮汕,沿海地區嘅唐人普遍都信媽祖海神,但係媽祖佢本人係閩南人,所以一般人都覺得媽祖同閩南零舍有關係。
  • 漳州籍移民:開漳聖王、廣惠尊王、助順將軍、輔信將軍、武德尊侯、倪府總管
  • 漳州南靖縣籍移民:關聖帝君
  • 漳州詔安縣籍移民:三官大帝、五顯大帝
  • 泉州三邑籍移民:青山王(惠安)、廣澤尊王(南安)、龍山寺千手觀音(晉江,又稱泉安)
  • 泉州安溪、永春直隸州籍移民:清水祖師、顯應祖師、法主真君、雙忠尊王(尪公)、董公祖師、安溪城隍
  • 泉州同安籍移民:保生大帝、霞海城隍
  • 泉州晉江青陽籍移民:武惠尊王(又有嗌做「順正大王」、俗稱「紅祖公」)
  • 潮州籍移民:三山國王、慚愧祖師

家族

閩南文化入面蘊含住「重鄉崇祖」嘅文明內涵:閩南人嘅家族本位同埋注重本土嘅精神喺好多方面都睇得出。閩南人好注重本身文化同語言嘅傳承,多數嘅閩南人都好強調宗族血緣同同鄉嘅情懷,藉住撰寫祖譜、起祠堂嚟凝聚血緣文化嘅關係。除咗咁之外,閩南人亦都藉住追溯本族歷史、傳承閩南語言文化、沿襲過年習俗、同埋傳承民間信仰嚟鞏固文化脈絡嘅延續[6]

睇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