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羽毛球大獎賽

羽毛球賽事

世界羽球大獎賽World Badminton Grand Prix)是国际羽毛球联合会(IBF,現羽毛球世界联合会的前身)在1983年到2006年實行的國際賽事等級劃分制度,其顧名思義就是「比賽獎金最多的賽事」。被列入的賽事會依據總獎金劃分等級,在1983年至2000年還曾舉辦世界羽球大獎賽總決賽,邀請每年在世界羽球大獎賽表現最優秀的選手參加。2007年開始,羽毛球世界联合会(BWF)實行新的賽事制度,級別最高的賽事被歸類為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第二級別賽事則被歸類為世界羽聯大獎賽

世界羽球大獎賽
World Badminton Grand Prix
运动羽毛球
創立1983年
中止2006年
取代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
世界羽聯大獎賽
國家或地區世界性(IBF

賽事分級

1983-1987年

1983年至1987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依據賽事提供的總獎金,將世界羽球大獎賽分為4個等級,等級最高為第一級別,最低為第四級別。

下表依據該年賽事舉行時間及最早列入的年份排序。在此期間,當時兩年一度的世界羽毛球錦標賽也被列入大獎賽之中:

賽事名稱主辦國家/地區賽季
19831984198519861987
瑞典公開賽  瑞典××
全英公開賽  英格兰
馬來西亞公開賽  马来西亚
印尼亞公開賽  印度尼西亞
斯堪地那維亞公開賽  丹麦
加拿大公開賽  加拿大×
中華台北公開賽  臺灣-
日本公開賽  日本-
蘇格蘭公開賽  苏格兰-n/a
荷蘭公開賽  荷蘭-
德國公開賽  法國-
丹麥公開賽  丹麦-
泰國公開賽  泰國-×
印度公開賽  印度-××
香港公開賽  香港--
勝利盃  德国--××
英格蘭大師賽  英格兰--
卡爾登-宜動體育盃  德国××-
浦那公開賽  比利时××××
法國公開賽  法國----
中國公開賽  中國×××-
世界錦標賽 ××
第一級別第二級別第三級別第四級別-沒有列入×沒有舉辦n/a沒有資料

1988-2006年

1988年至2006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重新制定了賽事的分級方式,改為將6星級定為最高級別賽事,最低級別為1星級。

下表為曾在這段時期被列入世界羽球大獎賽的賽事,僅列出該賽事最早及最後(至2006年)被列入時的等級:

賽事名稱主辦國家/地區賽事等級備註
最初最終
中華台北公開賽 臺灣3星級5星級
日本公開賽  日本3星級5星級
瑞士公開賽  瑞士1星級4星級
浦那公開賽  比利时2星級n/a
德國公開賽  德国2星級3星級
瑞典公開賽  瑞典1星級n/a
全英公開賽  英格兰5星級4星級
法國公開賽  法國3星級n/a
泰國公開賽  泰國2星級3星級
印尼公開賽  印度尼西亞5星級6星級
香港公開賽  香港3星級6星級
中國公開賽  中国3星級6星級
荷蘭公開賽  荷蘭2星級2星級
英格蘭大師賽  英格兰
4星級
丹麥公開賽  丹麦3星級5星級
加拿大公開賽  加拿大1星級n/a
美國公開賽  美国1星級1星級
蘇格蘭公開賽  苏格兰1星級n/a
馬來西亞公開賽  马来西亚5星級4星級
新加坡公開賽  新加坡n/a5星級
韓國公開賽  韩国n/a6星級
波蘭公開賽  波蘭n/a
汶萊公開賽  文莱n/a
俄羅斯公開賽  俄羅斯n/a1星級
波多黎各公開賽  波多黎各n/a
越南公開賽  越南n/a1星級
印度公開賽  印度n/a1星級
中國大師賽  中国6星級6星級
菲律賓公開賽  菲律賓
4星級
澳門公開賽  澳門
4星級
紐西蘭公開賽  新西蘭n/a2星級
碧特博格公開賽  德国n/a2星級
保加利亞公開賽  保加利亚
4星級

總決賽

在1983年至2000年的每一個賽季結束後,国际羽联會在該年年末邀請成績最優秀的選手參加總決賽[引 1]。前三屆總決賽只有邀請12名男子單打及8名女子單打選手參加;自1986年起增設男、女子及混合雙打三個項目,邀請男子單打選手人數增加至16名,女子單打增至12名,三個雙打項各邀請6個組合。

世界羽毛球大奖赛总决赛在2000年賽季舉辦了最後一屆賽事,並因故延期至2001年舉行[引 2]。直到2007年,世界羽聯推行新賽制時才再次設立官方總決賽

參見

腳註

分級備註

引用

文獻

🔥 Top keywords: Wikipedia:首页毛泽东天之驕女Special:搜索鐵拳英雄家族榮耀之繼承者篠崎泫劉偉健黃循財庆余年庆余年 (第二季)九龍城寨之圍城习近平彌助背着善宰跑斯洛伐克菲律宾DAY6妮妃雅新生 (网络剧)2024年泰國羽球公開賽飯豐萬理江黃偉哲歌手2024淚之女王劉俊謙 (香港)周殷廷Energy (組合)張鳳妮神耆小子邊佑錫耐克六四事件谌贻琴李显龙九龍寨城天文學金智媛家族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