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岭畲族观音亭寨

半岭畲族观音亭寨,简称观音亭寨,俗称官路亭半岭亭,位于中国福建省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半岭村,建筑面积640平方米,由观音殿大雄寶殿上下两座组成,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寨外有福宁城墙,清军福宁卫曾驻扎于此。观音亭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观音亭寨
观音亭寨正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半岭村
分类古建筑
时代明至清
编号7-1079-3-377
登录2013年3月5日
地图

历史沿革

观音亭寨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由时任福宁府知府錢受椿主持修缮,同治二年(1863年)扩建。因防金钱会人员潜入福宁府城,清政府在观音亭外围修筑了城墙,并派清兵驻守,遂始称观音亭寨,霞浦县内进京赶考者都需从此城门通过。文革时期,大量木制观音像遭烧毁,现留存6根刻有禅语石柱及一些石刻、石碑。[2]

1986年2月,观音亭寨被公布为霞浦县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月20日被公布为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3],2013年3月5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霞浦县境内唯一一个国家级文保单位。[1]

建筑与习俗

观音亭由前殿与后殿组成,占地426.8平方米,外围的城墙与寺院合称“观音亭寨”,周围聚居畲族村民,每年元宵节重阳节福鼎福安浙江平阳等县畲族人民聚此举行盘歌盛会。长约88.7米的半岭古驿道是北宋以来福建与温州一带的重要通道。[4][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