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

漢傳佛教四大菩薩及八大菩薩之一、娑婆三聖之一,以救渡地獄眾生的大願著稱
(重定向自地藏王

地藏菩薩梵語क्षितिगर्भ Kṣitigarbha[1]),又稱地藏王菩萨佛教菩薩之一,音譯為乞叉底蘗婆[2],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而得名[3]。又因其發有“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大願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菩薩[1]幽冥教主[4]。亦被尊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等菩薩一同深受世人敬仰。

清代地藏王菩萨像

名称释义

地藏菩薩之梵文名「क्षितिगर्भ」(Kṣitigarbha),「kṣiti」(乞叉底)有大地之意,「garbha」(檗婆)有胎藏或含藏之意,故云「地藏」。《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十輪經》等均稱「地藏菩薩」。[5]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則以「地藏王菩薩」稱之[6],故漢地尊稱菩薩為「地藏王」,王者意思是「自在」,表示菩薩「於一切法自在」義[7]

起源與職能演變

西秦聖堅法師譯《佛說羅摩伽經》中有持地藏菩薩,為釋迦文佛說法時的聽眾之一。首次以持地藏菩薩名字出現的是北涼佚名譯《大方廣十輪經》卷八和北魏菩提流志譯《佛名經》卷十二。其後隋朝三藏法師菩提燈譯《占察善惡業報經》二卷,說地藏可引渡諸佛淨土。此二經中的地藏菩薩,和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相近,職能以人間救苦,或以接引至諸佛淨土為主,常為一般人發願信仰的對象。

至唐初藏川撰抄的《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簡稱《佛說地藏十王經》)及《佛說預修十王生七經》,與《地藏菩薩本願經》開始說眷屬為亡人打齋做功德以求其冥福乃至救贖之說。

密教則認為「地藏菩薩」本地為寶生佛,故能給予有情眾生珍寶資糧。

本生因緣

過去因地行願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解說地藏菩薩過去生中,曾為婆羅門女、光目女、小國國王等身,因發弘大誓願,經無數阿僧祇劫修持,履行祂的誓願,而成就菩薩位。

地藏菩薩在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为佛教计量单位,泛指数目极其巨大[8][9][10]),以大長者子之身,為得到佛千福莊嚴的相貌,在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前,發此弘大誓愿。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以婆羅門女之身,為救因不信因果、常輕三寶而墮入地獄的母親,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發此弘大誓愿[11]

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前,在清凈蓮華目如來像法之中,以一個叫光目的普通婦女之身,為了救因殺害毀罵罪,而墮入地獄受極大苦的母親,向空中十方諸佛發此弘大誓愿[12]

又於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前[8][9][10],有佛出世,名一切智成就如來,住世六萬劫。這位如來在出家修道前,身為小國國王,他與一鄰國國王朋友,同行十善利益眾生,為救度鄰國造惡眾生,他們一同發愿,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然後全部度化罪苦眾生。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眾生,令得安樂成就菩提,自己終未願成佛。發願早成佛道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發願先度眾生最後成佛者,即地藏王菩薩[13]

過去已成佛道

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中,世尊解說地藏菩薩過去已功德滿足,但依本願而示現菩薩之身,在五濁惡世度眾生。《占察善惡業報經》:「此善男子(指地藏菩薩)發心已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雖復普遊一切剎土,常起功業,而於五濁惡世,化益偏厚,亦依本願力所熏習故,及因眾生應受化業故也。彼從十一劫來,莊嚴此世界,成熟眾生。是故在斯會中,身相端嚴,威德殊勝,唯除如來無能過者!」[14]

現今示現菩薩

地藏菩薩在娑婆世界示現菩薩身十方應化,在釋迦牟尼佛說法時,受囑咐教化娑婆眾生,直至彌勒菩薩於娑婆世界成佛。信徒稱其「地藏菩薩」,其示現菩薩之身協助釋迦牟尼佛說法,故佛教造像中將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合稱「娑婆三聖」。

典故

佛所咐囑

地藏菩薩亦稱地藏尊者。佛教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上卷、《地藏十輪經》等,皆說有地藏菩薩。此地藏曾在忉利天大會的眾生面前,受釋尊的咐囑,在釋尊入滅後至彌勒菩薩成佛之前的娑婆無佛世界擔任導師。依《地藏十輪經》第一卷:「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密藏」,而名地藏。處事堅毅不拔的態度,好比大地,以果敢的決斷力救濟三界六道的一切眾生,地獄不空,自己決不成佛的菩薩。又說地藏菩薩是已登十地果位的菩薩[15],為教化六道(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的眾生,而留在菩薩[16]

經典摘錄

  • 尊敬比丘勿得呵毀
在家信眾,對於出家人,應該尊敬,不能呵毀。
清淨持戒的比丘,當然不得以世俗的非法來刑責。那些破戒無戒的,為什麼也不能以世俗的法或非法來刑責呢?這是有著深刻意義的。如

依經文的意義是:

破戒苾芻(比丘),違背了毘那耶,猶如死屍(不可能現身修行證果),佛法大海,不能再容納他,所以應逐出僧團。但犯戒的惡行比丘,過去曾於出家僧團中受戒;雖然破戒,還有戒德餘勢。換言之,破戒比丘不是破壞一切戒善,還有些功德在呢!如曾盛過香料的盒子,拿去香料後,還留有香氣。破戒者因曾經受戒,所以還有些功德,還能令見者生起十種殊勝思維,增長福德。說到這裏,大家倒可以想想自己。現在雖學佛而或者程度已較高了,已受五戒或菩薩戒,但最初是怎樣信佛的?當然,有些是遇著大德法師而生起信心,皈依佛法;有些卻是幼年在家鄉時,見到平常的出家人,慢慢與佛法結緣而學佛;或者見到的是不成樣的出家人——破戒或無戒的,也許初見的印象不太好,但還是使你生起良好的觀念,知道有佛有法有僧,而種下現在學佛的種子。所以破廟中的佛像,或舊書堆裏的佛經,破戒的出家人,都能引起眾生對三寶的信心。這樣,破戒無戒的比丘,是能令人生起功德,增長殊勝思維的。如念三寶功德不可思議,念持戒、布施、忍辱功德,生起出家,遠離煩惱,想到尋求智慧,自己於過去生中的善根。所以若在出家人立場說,破戒惡行比丘,應逐出僧團;但在信眾方面說,還能令人增長功德,可作眾生福田。總結的說,能持戒的,固然理想,應加崇仰;破戒的,即使知道了,在家居士亦不能對他非法罵辱,或者拘禁,因為這是對僧團而造重罪的。地藏菩薩來五濁惡世,現出家相,充分表現了菩薩的慈悲度生精神,使大家知道剃除鬚髮,身披袈裟,於出家僧團中,是好是壞,還是出家人。當沒有逐出僧團,失掉出家身份以前,不予讚歎、供養、護持,是可以的,但卻不能於當面或背後,用手段對付罵辱。否則,對佛法起不良的影響,無形中造成破毀三寶的重罪。
  • 偽大乘者不應親近
有些大乘學者,常公開宣揚他的大乘:說自己是大乘派;只有大乘經可聽,大乘法才可學;聲聞、獨覺乘都是小乘法,都不要修學。換言之,這是執大謗小。
一般人的想法,大乘比小乘好,那麼學大乘不學小乘,專弘大乘不弘小乘,又有什麼錯誤呢?這錯誤可大了!如

如有這種執大謗小的偏見,佛為大眾說,這是犯重罪的;聽這種人說法,也會犯重罪。主要的有三種過失:起斷滅見、起顛狂想、執無因論。

  1. 墮斷滅見,即落於空。聽說一切皆空,以為空掉因果緣起,於是把因果緣起,善惡報應,生死輪迴,都看作什麼都沒有。如起了這樣的斷滅見——空見,即使說心說性說悟,都不是真正的大乘法。
  2. 顛狂想:聽說人人有佛性,人人可以成佛,就好像自己是佛,狂妄顛倒得了不得!學大乘法的,容易走此邪道。這是離開聲聞、緣覺法而學大乘所起的過失。
  3. 無因論:大乘經中,或說因緣不可得,因緣無自性,但這並非沒有因緣。但有些學者,卻由此而落入自然無因的邪見。因果是佛法的宗要,非好好的信解不可。現在有些地方,好像佛法很盛,但很少談到三世因果,無形中佛法成了現生的道德學,修養法。這些變了質的,離根本佛法甚遠,都是偏向於大乘所引起的錯誤,也可以說這根本不成大乘法了。[17]

度化劫數

因《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阐述地藏菩萨舍身救母的意愿,此经也被称为佛经中的“孝经”[18]

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經過的時間長度,是一般人無法想象也不能理解的[19][20]佛陀在《地藏經》中作了這樣的描述:“譬如在三千個大千世界里,所有的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每一樣東西都當作一條恒河,每一條恒河中的每一粒沙都當作一個世界,每個世界里的每一粒微塵都當作一個劫數,在每一劫里所積聚的微塵,其中每一粒再當成一個劫數,地藏菩薩證得十地菩薩的果位以來,已經比上面所說數目的一千倍還要多,就不要再說地藏菩薩在修行聲聞辟支佛時所經過的時間了。”[21]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釋迦牟尼佛告訴四天王:地藏菩薩以無數方便教化眾生[22]

稱佛名號

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述,由於深知:“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23]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眾生,地藏菩薩欲利益眾生,演不思議事,於是在稱佛名號品列舉了一些佛名及其利益之事:如果听到無邊身如來名号,暂时生恭敬,就可以超越四十劫生死之罪;如果听到寶性如來的名称,一彈指頃發心歸依,就於無上道永不退轉;如果听到波頭摩勝如來名号,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如果听到獅子吼如來名,一念歸依,當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如果听到拘留孫佛名,至心瞻禮,或復贊嘆,當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得授上記;如果听到毗婆尸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如果听到寶勝如來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如果听到寶相如來名,生恭敬心,不久當得阿羅漢果;如果听到袈裟幢如來名,超越一百大劫生死之罪;如果听到大通山王如來名,得遇恒河沙佛廣為說法,必成菩提;還有凈月佛山王佛智勝佛凈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等不可說佛[10],只要念得一个佛号的名號,功德就非常多了,何況多个法号呢。这些眾生,生時死時,自会得到大的益处,最终不会堕落到惡道中。[24]

十日誦經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釋迦牟尼佛告訴普廣菩薩,如果在“十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三十日)中持斋、念佛、礼拜,就能远离疾病,衣食富足。[25]

功德

讚歎稱禮

法隆寺

按《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如來讚歎品〉第六提到,當時法會中普廣菩薩及四眾等略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福德之事。包括:

  1. 聞名讚歎亦超越三十劫罪:「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2. 生天,永不墮於惡道:「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金銀銅鐵、作此菩薩,一瞻一禮者,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假如天福盡故,下生人間,猶為國王,不失大利。」
  3. 不受女身:「若有女人,厭女人身,盡心供養地藏菩薩畫像,及土石膠漆銅鐵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華香、飲食、衣服、繒綵、幢旛、錢、寶物等供養。是善女人,盡此一報女身,百千萬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況復受。除非慈願力故,要受女身,度脫眾生,承斯供養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萬劫不受女身。」
  4. 即是女身,亦相貌圓滿:「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但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是醜陋女人,如不厭女身,即百千萬億生中,常為王女,乃及王妃宰輔大姓,大長者女,端正受生,諸相圓滿。由志心故,瞻禮地藏菩薩,獲福如是。」
  5. 鬼神護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讚歎,香華供養,乃至勸於一人多人。如是等輩,現在世中及未來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
  6. 即使曾犯重罪,至於五無間罪,亦能得解脫:「如是三白病人,遣令聞知。假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來。但高聲白,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於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所受生處,常知宿命。」
  7. 過去世眷屬亦蒙福力解脫:「普廣,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
  8. 得尊貴之身:「復次普廣: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人,覺知宿業,要懺悔者。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更不經三惡道苦。」
  9. 新生眷屬增福:「復次普廣,若未來世中,閻浮提內,剎帝利婆羅門、長者、居士、一切人等,及異姓種族,有新產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與讀誦此不可思議經典,更為念菩薩名,可滿萬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報,便得解脫,安樂易養,壽命增長。若是承福生者,轉增安樂,及與壽命。」
  10. 現世居家衣食豐溢:「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是故普廣,當知地藏菩薩有如是等不可說百千萬億大威神力,利益之事。」

皈依供养

清代地藏王菩萨供養像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佛告訴觀世音菩薩,将来世界中,若有缘人发慈悲心去救助众生。当他们渴望获得解脱,见到地藏菩萨的佛像或者听闻其名,衷心皈依并供养的人,必然心随所愿[26]佛陀还告訴虛空藏菩薩,若有缘人见到地藏菩萨像及《地藏菩薩本願經》,朗诵并供养它,就能得到二十八种益处,故称“地藏二十八益”[27]。天龙鬼神等,也可通过朗诵瞻禮供养,获得七种益处。[27]在地藏經第十一品,堅牢地神向世尊說,若未來及現在眾生,以土石竹木作為小閣,在之中供養地藏菩薩的形象,燒香供養,瞻禮讚歎,可以得十種利益。[28]

地藏讚頌

地藏菩薩妙難倫,化現金容處處分。
三途六道聞妙法,四生十類蒙慈恩。
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
累劫親姻蒙接引,九蓮臺畔禮慈尊。

大士誓願不可測,運悲周遍塵剎國。
眾生盡後誓方休,地獄空時願始息。
受化多成無上道,自身猶示聲聞跡。
祇緣生佛性唯一,欲令同獲究竟即。

地藏大慈悲,誓願永無了期。
所化成佛數難思,猶秉聲聞儀、真待獄生度盡,方肯示證菩提。
懇祈冥顯施恩資,海會預蓮池。

地藏占察法門

在《占察善惡業報經》裡,釋迦牟尼佛請地藏菩薩開示了地藏占察法門,即以木質的占察輪共十九枚、三組,按照占察儀軌,提出占察人在修行、業報、生活等各方面的問題,奉請地藏菩薩開示答案。經中開示了針對了每一類問題的多種回答,如果占察卦象在回答區內則是相應,如果答非所問則不相應,非開示的答案。經中還開示了「地藏懺法」,可在拜懺後配合占察輪使用,占察業報多少,是否清淨。相傳藕益大師就修行此法門。

地藏占察不同於世間神鬼占卜,神鬼占卜在佛教中是不允許的,但佛教也留下了幾個占卜法門:地藏占察法門、文殊卦法門、觀音靈課法門,這些是特地留給末法時代的劣根眾生,維繫修行人的正念正業,占察因果的殊勝法[29][30]。漢地有夢參法師弘傳此法門[31]

密教地位

密教裏地藏菩薩的密號為悲願金剛與願金剛悲繁金剛[32]:6,在金剛界示現南方寶生如來幢菩薩,在胎藏界則為地藏院九尊之中尊地藏薩埵[2]

《與願金剛地藏菩薩祕記》引用《蓮華三昧經》指出,地藏菩薩之真實本地佛寶生如來[32]:16

化身

  • 地藏菩薩和喪葬法事等極其牽合,又有滅惡趣地藏的出現,以破滅三惡趣為其本願,又稱為破惡趣菩薩
  • 地藏菩薩相傳能現無邊身狀,示夢於人,故化之無邊身菩薩
  • 《蓮華三昧經》中另有記載十二地藏、十八地藏、破軍地藏、鬼神地藏、閻魔地藏之名諱。[32]:8
  •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五》記載胎藏界地藏院六上首[33][34]
    • 地藏菩薩
    • 寶處菩薩
    • 寶掌菩薩(《佛學大辭典》作「寶手」)[35]
    • 持地菩薩
    • 寶印菩薩
    • 堅固意菩薩
  • 《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36]
    • 金剛願地藏菩薩-左手持人頭幢,右手結甘露印,專任救濟地獄道。
    • 金剛寶地藏菩薩-左手持寶珠,右手結甘露印,專任救濟餓鬼道。
    • 金剛悲地藏菩薩-左手執錫杖,右手結引攝印,專主畜生道。
    • 金剛幢地藏菩薩-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施無畏印,主救濟阿修羅道。
    • 放光王地藏菩薩-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願印,主度人間界。
    • 預天賀地藏菩薩-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說法印,主救濟天人界。
日本德川美術館 地藏菩薩像
  • 真言宗《覺禪鈔》
    • 地獄大定智悲地藏-左持寶珠,右持錫杖。
    • 餓鬼大德清淨地藏-左持寶珠,右結與願印。
    • 畜生大光明地藏-左持寶珠,右持如意。
    • 修羅清淨無垢地藏-左持寶珠,右持梵篋。
    • 人道大清淨地藏-左持寶珠,右結施無畏印。
    • 天道大堅固地藏-左持寶珠,右持經。

  • 良助親王撰《與願金剛地藏菩薩祕記》[32]
    • 延命地藏-《祕記》中之敘述多取自《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32]:10-11
    • 《祕記》中《蓮華三昧經》經文所提及之化身如下:
      • 勝軍地藏-頭戴畢竟空寂冑,身著隨求陀羅尼鎧,佩戴金剛智大刀、鐮、弓箭,左手標發心修行幡,右手執斬惡業煩惱軍劍,左右有掌善(矜加羅)、掌惡(制多迦)二童子,掌善童子本地為普賢,能調御法性;掌惡童子本地為文殊,能降伏無明。此尊地藏能擊敗、無始無覺無明,助眾生破除生死輪迴,被認為與日本特別相應。[38]
      • 檀陀地藏-為地獄道之能化,手持人頭幢(檀陀意為人頭,人頭幢為閻魔之法器,表情憤怒,能口吐鐵鎖綁縛罪人、並明言其罪業;地藏持者則捲舌閉口不言罪業)。[32]:13-14
      • 寶珠地藏-為餓鬼道之能化,手持如意寶珠。餓鬼因生前吝嗇貪得而得此果報,寶珠則能化現種種眾生所好飲食使餓鬼飽足。[32]:14
      • 寶印地藏-為畜生道之能化,伸如意寶印手。畜生如金翅鳥總彼此殘害,寶印手能化現種種清淨甘露飲食阻止之。[32]:14-15
      • 持地地藏-為修羅道之能化,能持大地擁護修羅。帝釋居於天,修羅居於地,雙方每月十六日鬥爭,修羅總是戰敗而痛苦,此尊地藏能護持修羅所在地域安穩、遠離鬥爭。
      • 除蓋障地藏-為人道之能化,為人除八苦蓋障[32]:15
      • 日光地藏-為天道之能化,照天人五衰而除其苦惱。[32]:15-16
  • 弘一大師編著《地藏菩薩聖德新編》
    • 護讚地藏
    • 延命地藏
    • 牟尼地藏
    • 讚龍地藏
    • 破勝地藏
    • 不休息地藏

六地藏

六地藏(善光寺

在日本各地,有供奉六尊地藏菩薩的六地藏。這是源於佛教的六道輪迴思想,由六種地藏各自拯救六道的眾生而來。六地藏的個別名稱,依照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修羅道、人道、天道的順序是:檀陀地藏、寶珠地藏、寶印地藏、持地地藏、除蓋障地藏、日光地藏,或者是金剛願地藏、金剛寶地藏、金剛悲地藏、金剛幢地藏、放光王地藏、預天賀地藏。[39]

民間信仰

幽冥教主

英國倫敦佛光山地藏菩萨像

由於《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講述了地獄的情況[40](其實在《正法念處經》[41]裡對於六道的描述更加詳細,地獄的狀況散見於其他經典)和地藏菩薩誓度盡地獄眾生的大願,所以在民間信仰中,常把地藏菩薩視為地府的主宰,稱為「幽冥教主」,甚至認為祂是閻王的上司。因此,一般在舉辦喪事、清明掃墓中元普度、超度法會等,常供奉地藏菩薩,以祈求亡者得度。另外,在墓地、靈骨塔,或是亂葬崗、戰亂、事故頻發之地,人們往往建造寺廟祭拜地藏菩薩,希望地藏菩薩保佑生人、超度亡靈。

民間信仰中,有的廟宇供有開山先賢祿位,該殿中通常供有地藏菩薩聖像,佛像後則為先賢祿位。有的廟宇設有收納信徒的祖先牌位,或公私立的納骨塔,亦多供有地藏菩薩像。因著將地藏菩薩視為幽冥教主,部份奠祭亡者之冥鈔即印有地藏菩薩之形象。

地藏菩薩也有入地獄救母的傳說,與目連救母的故事類似,有人常會將目連尊者與地藏菩薩混淆。但其實民間傳說中,目蓮尊者輔佐地藏菩薩,護佑冥陽兩界,故新莊地藏庵就以目連尊者配祀地藏菩薩。常見二像以地藏坐諦聽、目連騎龍馬為區分。

許多華人,將在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的釋迦牟尼佛,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與誓願度盡眾生的地藏菩薩,合稱娑婆三聖。在臺灣地區,主祀地藏的廟宇,有著名的新莊地藏庵鹿港地藏王廟嘉義市九華山地藏庵員林地藏庵等。此外,花蓮普明寺[42]、花蓮天祥地藏禪寺也是台灣有名的地藏道場。台灣的城隍廟東嶽廟,通常都會陪祀地藏菩薩,例如:全臺首邑縣城隍廟台南東嶽殿鼓山地嶽殿等。

《地藏靈感記》記載,中元節統帥諸亡靈的大神「面燃大士」亦擁護地藏菩薩。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永安里謝氏,夜夢其祖先泣訴,「家有鬼,不能進。」於是謝氏率其一家,虔誠誦念地藏菩薩名號經典,焚香叩請地藏菩薩。夜中,夢見「面燃大士」前來說法,曰此鬼為前世冤親,誦念佛號可迴向之,即可化解。其家主夢中語大士曰:「我乃祈請地藏菩薩,尊神乃觀音大士化身,何幸駕臨?」面燃大士笑曰:「諸佛同體,何起分別?地藏即不可擁護乎?」[43]

護佑旅客、兒童

日本人認為地藏菩薩乃旅行者、兒童的保護者,日本常立地藏塑像於十字路口或岔路口。另日本亦認為地藏菩薩悲憫早夭嬰孩(日文稱水子),示現為早夭嬰孩之依怙免受惡鬼所害,稱「水子地藏」;故地藏菩薩護念夭亡及現世之孩童,形象多塑為菩薩或揹或抱嬰孩,或幼童環繞,為幼童之守護者,稱為「子安地藏」、「子守地藏」等。

化身九華

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是地藏菩薩道場[1],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唐朝開元年間,古代新羅宗室公子金喬覺,少年在九華山苦修,享壽九十有九,駐錫九華山,居於南臺,風餐露宿刻苦修行,在世靈蹟不斷,華人朝鮮人皆認為其是地藏菩薩的化身[44][45][46],以至十幾個世紀以來,在此修行、成就者不乏其人,來此朝聖、參觀者絡繹不絕。尤其江浙一带的房产、建筑相关人士,有每年(特别是在开工前)去九华山拜祭的习俗。

乔觉隱修時,有檀越閔公獻地建廟,閔公之子則跟隨乔觉出家法號道明。從此地藏菩薩塑像皆以道明、閔公為脅侍,而九華山地藏護法也非韋馱菩薩,而是王靈官擔任地藏護法。

屬神

漢傳佛教

在漢傳佛教中,地藏菩薩除了道明、閔公兩大脅侍之外,有時以目連尊者堅牢地神為脅侍,台灣地藏老廟有以道明和尚與羅剎形的無毒鬼王為脅侍之神者,也有以面燃鬼王、無毒鬼王為脅侍之神者,也有以面燃鬼王鬼子母神為脅侍之神者,或者以引魂菩薩(接引壽終正寢之死者)、目連尊者(接引枉死之死者)為脅侍者。

十大使者,焰摩使者,渡化地獄道眾生;持寶童子,渡化餓鬼道眾生;大力使者,渡畜生道;大辯才天女,渡修羅道眾生。寶藏天女,渡人道眾生;攝天使者,渡化天道眾生;統攝十法界使者,渡佛菩薩道眾生;大吉祥天女,渡羅漢道眾生。攝佛有緣使者,渡化緣覺眾生;

還有三十四大鬼王護持禮佛、讀誦經典者,名號分別為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諍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飛身鬼王、電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噉獸鬼王、負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禍鬼王、主食鬼王、主財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主產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險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47]

根據《與願金剛地藏菩薩祕記》,勝軍地藏、延命地藏皆以掌善(矜加羅)、掌惡(制多迦)二童子為隨從。[32]:10、13

民間信仰

民間相傳,地藏菩薩的座騎,是能夠分辨善惡賢愚的神獸諦聽。其常被供奉於地藏菩薩的案側,或直接雕刻地藏菩薩端坐於其背上的塑像[48]

源自臺灣新北市新莊地藏庵,有官將首陣頭增損將軍之傳說。傳說兩將軍原為危害人間的妖魔,後受地藏菩薩懾服成為其護法,能視察人間善惡,增將軍遇善人即增其壽命,損將軍遇惡人則減其壽。命官將首目前為各地廟會常見的陣頭。[49][50]

塑化形象

地藏菩萨為寶生如來倒駕慈航,原本就是,且其修道精深,也可以成佛。但菩萨见地狱裡有无量受苦的眾生,不忍离去,留在地獄,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故亦有如來造像者。

早期的地藏形象是在家菩薩裝束,相貌如天人,裝扮華麗,慈祥莊嚴(可見於敦煌龍門石窟),為在家相,通常頭戴寶冠,著在家居士服飾,莊嚴瓔珞。

唐代以後,由於金喬覺傳說,地藏菩薩形像由華麗的天人形像變為沙門比丘形象。今日地藏菩薩的佛像,最流行出家相,光頭圓頂或頭戴毗盧冠,身著袈裟,一手持寶珠,一手握錫杖;亦有持蓮花與明珠者[51]

日本天台宗有一種「勝軍地藏」像,頭戴兜冑,身著鎧甲,佩大刀,手持幡與寶劍,意謂斬破煩惱而救渡眾生脫離輪迴,[32]詳見勝軍地藏

唐密胎藏界曼荼羅的地藏院之地藏菩薩像,為左手持蓮花,蓮花上有如意寶幢,右手持寶珠,坐於寶蓮花上。

相關經典

其他

日本的地藏菩萨则相当于不同地域专门的守护神,相当于中国的土地公。

相關條目

參見資料

🔥 Top keywords: Wikipedia:首页毛泽东天之驕女Special:搜索鐵拳英雄家族榮耀之繼承者篠崎泫劉偉健黃循財庆余年庆余年 (第二季)九龍城寨之圍城习近平彌助背着善宰跑斯洛伐克菲律宾DAY6妮妃雅新生 (网络剧)2024年泰國羽球公開賽飯豐萬理江黃偉哲歌手2024淚之女王劉俊謙 (香港)周殷廷Energy (組合)張鳳妮神耆小子邊佑錫耐克六四事件谌贻琴李显龙九龍寨城天文學金智媛家族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