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妥瑪拼音

現代漢語的羅馬字表記法之一

威妥瑪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英語:Wade–Giles),習慣稱作威妥瑪威式拼音WG拼音韋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用羅馬拼音拼寫漢語讀音的音譯系統,發明後主要用於拼寫現代標準漢語。19世紀中葉(清朝)英國威妥瑪建立威妥瑪拼音、翟理斯编写的《华英字典》(1892年)标志着它的完成。

威妥瑪拼音
类型
ISO 15924
ISO 15924Latn (215), ​Latin
BCP 47變體子標籤:wadegile[1]
Unicode
别名Latin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 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威妥瑪拼音系統為20世紀翻譯中文主要的英文音譯系統。1979年以前,威妥瑪拼音廣泛運用於英文標準參考資料與所有有關中國的書籍當中[2]。至今,威妥瑪拼音的應用有多數已被漢語拼音所取代,但仍可於部份場合見到以威妥瑪拼寫的例子,如台灣直轄市級行政區地名、台灣人名之護照譯名、英語中的漢語外來語等。

威妥瑪拼音將b、d、g等字母保留給了如吳語等這類有全濁音的語言,而在拼寫現代標準漢語這類無全濁音的語言時,只用p、t、k等字母,如台北(Tʻai2-pei3)的北字拼作pei而非濁音bei。此一拼寫邏輯與具有濁音的日語拼音台羅拼音相同。

歷史

威妥瑪和聽差人員

威妥瑪拼音是英國劍橋大學首位中文講師威妥瑪在中國清朝期間所創造的、以拉丁字母拼寫拼讀漢字的方法。威妥瑪並在1867年以英文出版了第一本華語課本——《語言自邇集》。隨後在1912年,由英國派遣至中國的外交官翟理斯完成了此系統的修訂[3]

應用

縱然漢語拼音已躍升為國際中文交流的通用標準,但許多過去已廣泛使用並成為英語外來語的漢語詞彙,仍以威妥瑪拼音的方式出現,例如:功夫Kungfu)、太極Taichi)、道教Taoism)、易經I Ching)、孫子 (Sun Tzu)、清明節Chingming Festival)、宮保雞丁Kungpao Chicken)等等。

台灣

臺灣中華民國)官方自2008年開始推行以漢語拼音為主的統一譯音政策,開始建議(但非強制)中華民國國民護照上的英文譯名方面使用漢語拼音,此前外交部是以威妥瑪拼音作為譯名標準,因此大部份台灣人姓名的羅馬字拼寫採用威妥瑪拼音。

台灣的縣市名主要也是採用威妥瑪拼音,如台北Taipei)、台中Taichung)與高雄(Kaohsiung)等已成二戰結束後至今的慣例譯名。於2010年12月25日由臺北縣升格的新北市則譯為「New Taipei City[4],這是台灣首次採用英語(New)與威妥瑪拼音(Taipei)組合的半意譯縣市名稱。

郵政式拼音

中國大陸省市曾經使用以威妥瑪拼音為基礎、依地區方言及古代發音修改而成的郵政式拼音拼寫地名。例如:廣州(Kwangchow,威妥瑪拼音為:Kuang-chou)、北京(Peking,威:Pei-ching)、天津(Tientsin,威:Tʻien-chin)、重庆(Chungking,威:Chung-chʻing)、濟南(Tsinan,威:Chi-nan)、青岛(Tsingtao,威:Chʻing-tao)與南京(Nanking,威:Nan-ching)等。雖然這套拼音辦法在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以汉语拼音所取代,但是不少著名機構與歷史悠久的學府仍然保留舊有的名稱,如青岛啤酒(Tsingtao Beer)、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但注意青島、北京的官方拉丁字母城市名則未刻意保留,而是已改為拼音的Qingdao以及Beijing,導致一詞多拼情況的出現。

拼音字母表

聲母

按照聲母所對應子音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分布,列表如下(方括號中是國際音標,下排為注音符號漢語拼音):

雙唇音唇齒音齒齦音捲舌音齦顎音軟顎音
清音濁音清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清音
鼻音m [m]
ㄇ m
n [n]
ㄋ n
塞音不送氣p [p]
ㄅ b
t [t]
ㄉ d
k [k]
ㄍ g
送氣 [pʰ]
ㄆ p
[tʰ]
ㄊ t
[kʰ]
ㄎ k
塞擦音不送氣ts [ʦ]
ㄗ z
ch [ʈʂ]
ㄓ zh
chi [ʨ]
ㄐ j
送氣tsʻ [ʦʰ]
ㄘ c
chʻ [ʈʂʰ]
ㄔ ch
chʻi [ʨʰ]
ㄑ q
擦音f [f]
ㄈ f
s [s]
ㄙ s
sh [ʂ]
ㄕ sh
j [ʐ]
ㄖ r
hsi [ɕ]
ㄒ x
h [x]
ㄏ h
邊音l [l]
ㄌ l
  • ts [ʦ](ㄗ)、tsʻ [ʦʰ](ㄘ)、s [s](ㄙ)與空韻[◌͡ɯ])拼寫成音節時寫作tzŭ [ʦ͡ɯ]、tzʻŭ [ʦ͡ʰɯ]、ssŭ [s͡ɯ]
  • ch [ʈʂ](ㄓ)、chʻ [ʈʂʰ](ㄔ)、sh [ʂ](ㄕ)、j [ʐ](ㄖ)與空韻[◌͡ɨ])拼寫成音節時寫作chih[ʈʂ͡ɨ]、chʻih[ʈʂ͡ʰɨ]、shih[ʂ͡ɨ]、jih[ʐ͡ɨ]
  • 翟理斯的字典中以左单引号(ʻ,倒转逗号)表示送气,1950年代起汉学的学术文献中改用右单引号(ʼ),网络上常用ASCII编码的撇号(')表示。

韻母

基本母音
前元音央元音後元音
不圓唇圓唇舌尖捲舌不圓唇圓唇
閉元音i [i]
ㄧ i
ü [y]
ㄩ ü
ŭ [ ͡ɯ]
-i
ih [ ͡ɨ]
-i
u [u]
ㄨ u
中元音eh [ɛ]
ㄝ ê
êrh [ɑɻ]
ㄦ er
ê/o [ɤ]
ㄜ e
o [o]
ㄛ o
開元音a [ä]
ㄚ a
複合韻母
威妥瑪拼音aieiaoouanênangêng
國際音標[aɪ][eɪ][ɑʊ][oʊ][an][ən][ɑŋ][ɤŋ]
注音符號
威妥瑪拼音ia
ya
ieh
yeh
iao
yao
iu
yu
ien
yen
in
yin
iang
yang
ing
ying
國際音標[iä][iɛ][iɑʊ][ioʊ][iɛn][in][iɑŋ][iŋ]
注音符號ㄧㄚㄧㄝㄧㄠㄧㄡㄧㄢㄧㄣㄧㄤㄧㄥ
威妥瑪拼音ua
wa
uo
wo
uai
wai
ui
wei
uan
wan
un
wen
uang
wang
ung
wêng
國際音標[uä][uo][uaɪ][ueɪ][uan][uən][uɑŋ][ʊŋ]
[wɤŋ]
注音符號ㄨㄚㄨㄛㄨㄞㄨㄟㄨㄢㄨㄣㄨㄤㄨㄥ
威妥瑪拼音üeh
yüeh
üan
yüan
ün
yün
iung
yung
國際音標[yɛ][yɛn][yn][iʊŋ]
注音符號ㄩㄝㄩㄢㄩㄣㄩㄥ

拼音系統特色

子音

此系統不同於其它系統,使用ʻ符號來表示送氣字音(pʻ、tʻ、kʻ、chʻ、tsʻ),不加ʻ符號來表示不送氣字音,這把在其它拼音系統內被借去用來表示不送氣字音的濁音字母保留下來(b、d、g),可以用來爲方言及古漢語標音。但不熟悉本系統的人不明白ʻ符號的重要性並常在資訊傳遞的過程中把ʻ符號省略掉了,而漢語拼音則將在官話中沒使用到的濁音字母(b、d、g、j、zh)用來表示不送氣字音。因此大部份人名地名的英譯皆是送氣不送氣混合,只有少數文獻,如國家地理世界地圖,將送氣符號完整保留。

在此系統內將捲舌塞擦音與齦顎塞擦音使用相同的符號標示。這兩組聲母爲互補關係,合併並不會造成辨義上的困難。

母音

空韻

與其它系統不同,威妥瑪拼音能準確地標示出空韻,但書寫較複雜,且ŭ難以用一般輸入法輸入。而漢語拼音將空韻作為i的音位變體處理,寫法較簡潔,且符合歷史語音演變規律,但這麼做導致初學者不容易分辨空韻與i,容易讓人誤讀。

IPAʈʂ͡ɨʈʂ͡ʰɨʂ͡ɨʐ͡ɨʦ͡ɯʦ͡ʰɯs͡ɯ
威妥瑪拼音chihchʻihshihjihtzŭtzʻŭssŭ
注音符號
漢語拼音zhichishirizicisi
南京話拼音zhrchrshrrzycysy

與其它拼音系統的比較

輔音
IPApuopʰuomuofɤŋtioʊtueɪtuəntʰɤnylykɤɻkʰɤ
漢語拼音bopomofengdiuduiduntegerkehe
通用拼音bopomofongdioudueiduntenyulyugerkehe
威妥瑪拼音popʻomofêngtiutuituntʻêkêrhkʻoho
注音符號ㄅㄛㄆㄛㄇㄛㄈㄥㄉㄧㄡㄉㄨㄟㄉㄨㄣㄊㄜㄋㄩㄌㄩㄍㄜㄦㄎㄜㄏㄜ
字例歌儿
輔音
IPAtɕiɛntɕiʊŋtɕʰinɕyɛnʈʂɤʈʂɨʈʂʰɤʈʂʰɨʂɤʂɨʐɤʐɨtsɤtsuotsɯtsʰɤtsʰɯ
漢語拼音jianjiongqinxuanzhezhichechisheshirerizezuozicecisesi
通用拼音jianjyongcinsyuanjhejhihchechihsheshihrerihzezuozihcecihsesih
威妥瑪拼音chienchiungchʻinhsüanchêchihchʻêchʻihshêshihjihtsêtsotzŭtsʻêtzʻŭssŭ
注音符號ㄐㄧㄢㄐㄩㄥㄑㄧㄣㄒㄩㄢㄓㄜㄔㄜㄕㄜㄖㄜㄗㄜㄗㄨㄛㄘㄜㄙㄜ
字例
元音
IPAäoɛɤɑʊanənɑŋɤŋɑɻiioʊiɛnin
漢語拼音aoêeaieiaoouanenangengeryiyeyouyanyinying
通用拼音aoeeaieiaoouanenangengeryiyeyouyanyinying
威妥瑪拼音aoeho/êaieiaoouanênangêngêrhiyehyuyenyinying
注音符號ㄧㄝㄧㄡㄧㄢㄧㄣㄧㄥ
字例
元音
IPAuuoueɪuənuɤŋʊŋyyɛnyniʊŋ
漢語拼音wuwo/oweiwenwengongyuyueyuanyunyong
通用拼音wuwo/oweiwunwongongyuyueyuanyunyong
威妥瑪拼音wuwo/oweiwênwêngungyüehyüanyünyung
注音符號ㄨㄛ/ㄛㄨㄟㄨㄣㄨㄥㄩㄝㄩㄢㄩㄣㄩㄥ
字例
聲調
IPAmä˥˥mä˧˥mä˨˩˦mä˥˩
漢語拼音ma
通用拼音ma
威妥瑪拼音ma1ma2ma3ma4ma0
注音符號ㄇㄚㄇㄚˊㄇㄚˇㄇㄚˋ・ㄇㄚ
字例

優缺點

  • 威妥瑪拼音使用ʻ符号来表示送气清音(pʻ、tʻ、kʻ、chʻ、tsʻ),不加ʻ符号来表示不送气清音,這種寫法是從拉丁語繼承下來的歷史慣例(拉丁語中把不送氣清音寫為p、t、k等,把送氣清音寫為ph、th、kh等)。但不熟悉此事的人不明白ʻ符号的重要性并常在资讯传递的过程中把ʻ符号省略掉了,造成混淆。雖然這種寫法屬於歷史慣例,但北京官話中沒有濁塞音,b、d、g等濁音字母就被浪費掉了(g只用於ng韻尾)。
  • 威妥瑪使用p、t、k表示不送氣清音,b、d、g用來表示濁音的規則與日語拼音、台羅拼音、印尼文等拼音系統相同。而漢語拼音、通用拼音等方案為了增加符號的使用率,改用p、t、k等表示送氣清音,用b、d、g等表示不送氣清音,聽感上與英語類似(英語中的清音多送氣,濁音濁化不明顯)。
  • ㄐ、ㄑ、ㄒ演化自ㄍ、ㄎ、ㄏ或ㄗ、ㄘ、ㄙ,威妥瑪拼音將ㄐ、ㄑ與ㄓ、ㄔ用同一種寫法,容易讓人誤認為它們是同一聲母,但若將ㄐ、ㄑ、ㄒ看做ㄓ、ㄔ、ㄕ的音位變體,此一作法便很合理,惟其僅將ㄐ、ㄑ與ㄓ、ㄔ用同一種寫法,ㄒ、ㄕ又用不同寫法表示,造成不一致。
  • 相較於漢語拼音使用Q來紀錄ㄑ,英語母語者若沒學過漢語拼音便無法得知該如何發音,而威妥瑪拼音使用Ch來紀錄ㄑ更能使英語母語者讀出近似發音。
  • 威妥瑪拼音使用hs來記錄ㄒ(/ɕ/,如習拼作Hsi),這種拼法不見於其他語言,但一般而言仍可以正確讀出近似讀音[來源請求]。漢語拼音用x來記錄ㄒ(/ɕ/,如習拼作Xi),此拼法不見於英語,而是參考了部份語言把/ʃ/記錄為x的寫法(如葡萄牙語)。
  • 相較於漢語拼音與通用拼音使用c來表示ㄘ(如蔡拼作Cai),常使人誤讀成「凱」音,威妥瑪拼音與國音二式、國語羅馬字一樣。使用ts來表示ㄘ(如蔡拼作Tsai)較接近正確讀音。
  • 威妥瑪拼音與漢語拼音一樣採用ü來記錄/y/,但威妥瑪拼音沒有省略兩點的簡寫法,這使得辨別/y/這個音更容易,但在書寫上卻較為繁瑣。
  • 威妥瑪拼音與漢語拼音一樣,都用ao來記錄ㄠ,但這麼做與聽感au有一定差別,而且au才符合歷史語音演變規律,因為ㄠ的正確讀音是ㄚ+ㄨ(au),而不是ㄚ+ㄛ(ao)。
  • 威妥瑪拼音與國音二式一樣,都用ung來紀錄ㄨㄥ在前面有聲母的時候,但這麼做與聽感ong有一定差別,不過,事實上,ung才符合歷史語音演變規律,因為ㄨㄥ在前面有聲母的時候的正確讀音是ㄨ+ㄫ(ung),而不是ㄛ+ㄫ(ong)。
  • 威妥瑪拼音能準確的標示出空韻,但書寫上較為複雜,且ŭ難以用一般輸入法輸入,另外,空韻的ih寫法不見於其他語言。漢語拼音將空韻作為i的音位變體處理,寫法較簡潔,且符合歷史語音演變規律,但這麼做導致不了解該拼音法的人無法分辨空韻與i,容易讓人誤讀。
  • ㄧㄢ寫為ien,較為接近聽感,但不符合歷代韻書將其與ㄢ押韻的情況,且ㄩㄢ又寫為üan,造成不一致。
  • 威妥瑪拼音有些規則過於複雜而難以學習,例如空韻接在ㄓ、ㄔ、ㄕ、ㄖ後面時寫為ih,但接在ㄗ、ㄘ、ㄙ後面時寫為ŭ,ㄜ接在ㄍ、ㄎ、ㄏ後面時寫為o,其他時候則寫為ê,ㄨㄛ接在ㄍ、ㄎ、ㄏ後面時寫為uo,其他時候則寫為o,ㄗ、ㄘ、ㄙ在後面接空韻時寫為tz、tz’、ss,其他時候則寫為ts、ts’、s。
  • 標準的威妥瑪拼音使用上標數字¹、²、³、⁴來表示聲調,但上標難以用一般輸入法輸入,所以也會直接使用通常的數字1、2、3、4輸入。漢語拼音在附加符號不便輸入的情況下,亦可用1、2、3、4代替。
  • 不考慮聲調符號,漢語拼音只有ü一個帶附加符號的字母,在不方便輸入的情況下,可用v代替。威妥瑪拼音帶附加符號的字母更多,包括空韻的ŭ和韻母的ê、ü,更為複雜。
  • ts、tsʻ、s在後接空韻時要改寫為tz、tzʻ、ss,不了解該拼音法的人可能將它們誤認為是不同聲母。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