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水錶室

水源地水錶室,位於臺灣嘉義市東區民權路旁,是日治時期大正三年(1914年)3月竣工的嘉義水道設施之一[2],戰後因為不符時代需求,於民國七十年(1981年)停止使用[1]。於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8月6日[3]公告為歷史建築

水源地水錶室
量水器室
2022年的嘉義水源地水錶室地图
位置 臺灣嘉義市東區王田里民權路旁
建成时间大日本帝国 日本大正三年(1914年)[1]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產業
詳細登錄資料
開放全天開放中

沿革

臺灣日治時期的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7月,嘉義水道開始興建,其設施則於大正三年(1914年)3月落成,水錶室即是該工程的一部分,當時稱為「量水器室」[1]。嘉義水道的取水口設在竹崎、番路、觸口三處,之後經由管線送到水源地淨(濾)水池(井),再送到配水池去,而「量水器室」即是用來測量管制給水量之處[1],提供嘉義地區重要的民生及工業用水的功能,並負責紀錄淨水廠每天的流量記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該建築在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設置嘉義縣自來水廠時更名為水錶室,之後因為不敷使用而於民國七十年(1981年)停用[1],過去因道路未拓寬,因此曾被樹木草叢所掩蓋,後來至近年嘉義公園至蘭潭國中間的民權路段拓寬才得以重現。2009年4月則完緊急搶救工程。

建築設計

水源地水錶室為鋼筋混擬土建築,佔地29平方公尺[1]。其外觀為新古典式建築,外部牆體以臺基、牆身、山牆做三段分割,使用渾厚的柱式配合簡化的山牆[3]。正立面有四根凸柱,大門上方有弧形漸層,與柱頭搭配收邊,仿羅馬式拱圈與拱心石做入口意象[1]。內部配置有量水器管道與兩座水表設備,目前正面局部牆體留有搶救修復痕跡,北面外牆表面有污損情況,西向窗楣有修改痕跡,目前設有解說牌示,全年免費開放遊客參觀。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