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英語:Environmental Quality Protection Foundation,簡寫為EQPF),簡稱環品會,成立於1984年,早於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的設立,是台灣現存最早的民間環境非營利組織[來源請求]。組織成立宗旨為:促使社會大眾瞭解環境品質及生態保護教育之重要性,喚起社會重視,留給下一代美好健康之生活環境,俾有利於社會、國家乃至全人類之永續發展。現任董事長為謝英士博士。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Environmental Quality Protection Foundation
成立時間1984年3月5日
類型財團法人、非營利組織
地址
重要人物
董事長:謝英士
目標環境保護
網站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官方網站

緣起

1984年間,一群環保有志之士熱心奔走,在趙少康的號召下,催生成立了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這個非官方、非營利性的環保公益團體,結合了大學環境科學領域的教授群,以及關心台灣環境的企業界與醫學界人士,走過三十餘個年頭,始終堅持環境正義,為提升環境品質而努力不懈。

在長期全力拚經濟的氛圍下,環境價值在台灣日漸式微,環保常淪為口號和花瓶[來源請求]。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在如此劣勢的環境中,秉持專業與環境保護的使命,不僅自許為強有力的政策監督者,也積極與國際接軌,投身於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期能喚起全民與政府的環境意識,為台灣創造優質的環境品質,留給子孫永續發展的樂活家園,厚植國際競爭資本。

重要活動

  • 1986年,百萬人簽名救淡水河
  • 1993年,揭發臺灣美國無線電公司污染事件
  • 1995年,環境痛苦指數
  • 1998年,紫外線指示預報系統
  • 2002年,獲准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觀察員
  • 2005年,環境公民訴訟(毒鴨蛋事件)
  • 2006年,響應用水權利公約[1]
  • 2008年,台灣氣候密碼行動 [2][3][4]
  • 2008年,老樹救援行動 搶救全民綠色資產 [5]
  • 2009年,撫平大地傷痕 8公頃植林運動 [6]
  • 2007年,台灣氣候保護紀念林 [7]
  • 2007年,點亮一萬個綠光-照明節能關懷計畫 嘉惠偏遠地區學童[8]
  • 2010年,無毒醫院,新生活運動 [9]
  • 2011年,永續山林 山林復育 [10]
  • 2011年,環品學堂 [11]
  • 2012年,Rio+20 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12] 暨兒童繪畫比賽[13]
  • 2012年,台灣綠帶,肯亞種樹去 [14][15]
  • 2012年,我要的環資部倡議 [16]
  • 2013年,綠色跨年倡議 [17]
  • 2013年,救世要跑 新環境運動[18][19][20][21][22][23]
  • 2013年,建設海綿臺灣倡議 [24][25]
  • 2013年,台灣精神原生樹種票選活動 [26]
  • 2013年,獲准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觀察員
  • 2014年,森林無路倡議 [27]
  • 2014年,救地球,不浪費食物 兒童繪畫/演講比賽[28]
  • 2014年,水適應學校[29]
  • 2015年,創設「臺灣環境教育對話平台」 (Taiw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ialogue, TEED) [30]
  • 2015年,開辦世界兒童環境文學家徵選活動 [31][32]
  • 2015年,舉辦台灣森林大辯論賽 [33]
  • 2016年,創設「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網站[34] ,出版「我們都是氣候世代」、「挺身為環境」兩書

開發環境量測工具

出版品

  • 《我們都是氣候世代》
  • 《挺身為環境-十二位檢察官的環境故事》

相關連結

臺灣環境教育對話平台(TEED):http://www.teed.org.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Earth Opinions):http://earthopinions.o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世界兒童環境文學家(Voices of Future Generations):http://voicesoffuturegenerations.as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