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东北创建的首个抗日根据地,位于今吉林省磐石市三棚乡红石村磐伊公路北侧的红石砬子山区。1933年,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和杨靖宇率领的南满游击队在此创办后方医院、印刷所等后勤机构,此后逐步形成以红石砬子、西玻璃河套为中心,覆盖磐石、伊通双阳等地区,面积3000余平方公里的抗日游击区。1934年,因日军进攻,主力部队突围南下至桦甸柳河清原一带开辟新游击区,剩余少量部队在此抗战至1936年[1]。根据地遗址于1981年4月20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2],2019年10月1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 中国吉林省磐石市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1932-1933年
编号8-0549-5-033
认定时间2019年10月16日

1958年7月至8月,吉林大学历史系、吉林省文管会在此调查东北抗日联军相关的遗址和文物。2021年至2023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进行考古发掘[1],发现房址、地窨子、战斗工事等3000余处遗迹,确认遗址为已发现体量最大的东北抗联遗址群[4]。该遗址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但未当选[5][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