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

西漢大儒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广川[a],是西汉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于景帝年间任为博士武帝年间任江都国相等职位。提出了三纲五常天人感应等学说,春秋决狱等制度;并向汉武帝进言尊崇儒术,为儒家思想大一统帝国时期扎根立足打下了基础。

董仲舒画像

生平

位于河北省枣强县董仲舒石像

早年用功读书,“三年不窥园”[3][4],以研读《公羊春秋》出名[5][6],与胡母生齐名,景帝时曾任公羊博士,武帝时任江都王劉非相和胶西王劉端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更化善治,“罢黜百家,表章六经”[7],“前德而后刑”,《汉书》中武帝未置可否,但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8]的情况有很大的改善,使儒学成为中华文化的社会基础,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董仲舒的弟子很多,他讲学的方法是“下帷讲诵”,讲课时用幕布围起来,只教高才生,一般学生则由高才生去教,因此很多董派弟子根本没见过董仲舒本人[9][10]。他的弟子有出色的,褚大为梁相,嬴公为谏大夫,吕步舒为丞相长史。

董仲舒居家写《灾异记》,当时辽东高庙发生了火灾,主父偃把书上奏给了汉武帝。汉武帝让学者讨论,以为该书讥讽朝政。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当时也在场,他不知这是老师的作品,批评此书是“大愚!”[11]。结果,董仲舒被判死罪。后来被汉武帝赦免[12]。被废为中大夫。以后董仲舒再也不敢宣传“阴阳灾异”了,晚年“居家以修学著书为事”。

董仲舒其学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建议以“弱枝”或“小末”的方式严禁王侯大臣擅权,杂以阴阳五行说和法家三纲五常说,形成了大一统儒学的基础。又提出天人感应说,试图将自然现象与人文社会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制衡君主的权力。流行于汉代的谶纬学就是继承了董仲舒的感应、灾异之说[13]

董仲舒还提出了“春秋决狱”理论,即以史书(同时也是儒家经典的)《春秋》为基础,“论心定罪”,决定量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刑罚,减轻了法律原先的死板性所带来的弊端[14]。他引退后,廷尉张汤还时常前往他家中请教[15]。此外董仲舒還提出限田[16]、減少稅收和徭役[17]

董仲舒去世后葬于西安和平门内下马陵

著作

董仲舒有一百多篇文章、词赋传世,除了《天人三策》、《士不遇赋》之外大多散佚。《隋书•经籍志》所著录《春秋繁露》据说是董仲舒作品,这个说法暂时为学界所接受;由于该书内容杂芜不纯,无法完全证实是董氏之主张。宋代程大昌演繁露》与近代仍有一派学者[18]认为《春秋繁露》是伪书

评价

  • 皮锡瑞称:“董子传《公羊》,《春秋繁露》所载,皆言经义,且皆与《公羊传》合。是董子之于经学,尤为专门名家。”
  • 《汉书》: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19]

注释

脚注

参考文献

延伸閱讀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史記/卷121》,出自司馬遷史記
漢書·卷056》,出自班固漢書
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