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梵語विज्ञानकायशास्त्रVijñānakāya-śāstra),又稱識身足論識身論,提婆設摩(梵文 Devakṣema)著,是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論著,被列為《六足論》之一。本論的主旨是在評破分別論者補特伽羅論者之後,以六識為主廣論“四緣”,隨後論說說一切有部特有的“成就不成就”。

版本

玄奘漢譯《阿毗達磨識身足論》,16卷,由大乘光筆受。

教派論諍

本論為反對分別論者沙門目乾連的「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為有」和「有無所緣心」而提出[1]

  • 不能並生:比如觀貪不善根等,不可能觀現在的貪,非觀過去或未來的不可。如果說觀現在貪,那能觀與所觀,就同時有二心了。因此意根不可能是現在的。無間滅入過去的意,為緣而能生意識,所以非過去有不可。
  • 異熟果不能同時:業已滅而能感異熟果,所以非過去有不可。
  • 起了別作用的識一定有境為所緣:過去未來的可以觀察、可以了別,所以過去未來是有的。
  • 所成就的可以不現前:如果有學現前起纏心,還是成就五根的。現前入滅盡定的,還是成就少欲、羞慚、觸、意思、識食。不現前而是所成就的,那一定是過去未來有了。

本論自稱「性空論者」,反對補特伽羅論者[2]而提出「無有補特伽羅」[3],認為人身是由五蘊集合而成的,並沒有一個自我的實體。瞿波阿羅漢造《聖教要實論》與之諍論[4]

緣起學說

《識身論》中記載了一種十二緣起理論,與《發智論》的時分緣起不同:

大毘婆沙論》稱之為多心相續緣起[7],這是與設摩達多尊者的一心剎那緣起[8]相對而言[9]

《識身論》隨後又記述了源於《瓮喻經》的緣起學說[10],此說為後世對緣起法的權威解釋:

現代的研究

印順法師認為《識身論》深受《發智論》影響,但其立論則常與《發智論》不同,主要依據《發智論》宗義的《大毘婆沙論》為了彌合兩者的差異,常需要特別做出許多解釋,但是《大毘婆沙論》仍然尊重《識身論》的權威。為了與《大毘婆沙論》的宗義一致,現在存在的《識身論》的版本,已經經過了一些的修改[12]

印順法師認為《大毘婆沙論》稱《識身論》所說的十二緣起是遠續緣起[13],做了以下解釋:生死業報,是不限於前後二生的。可能很久以前的惑業因緣、到今生才受報;今生的惑業因緣,要多少生以後才受報。所以生死業報的十二支,是通於久遠的,名為「遠續」[14]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