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陳又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又津
攝於自宅後院
出生 (1986-01-16) 1986年1月16日38歲)
 中華民國臺北縣三重市
職業作家小說家記者
國籍 中華民國
教育程度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劇本創作組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
北一女中
金陵女中國中部
二重國小
創作時期2010年─
體裁小說劇本散文、人物採訪
代表作《少女忽必烈》
《準台北人》
《跨界通訊》
獎項台灣文學獎入圍
香港青年文學獎
中國時報文學獎
教育部文藝創作劇本獎等

陳又津[1](1986年1月16日),臺灣作家、小說家、專欄作家、記者。出生於臺灣新北市三重區,父親為福建榮民,母親為印尼華僑[2]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畢業,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劇本創作組碩士。

27歲時,以小說《少女忽必烈》[3]成為《印刻文學生活誌》歷來最年輕的封面人物 [4]。作品節奏輕快[5] 。《跨界通訊 》[6]探討生死議題與數位時代,並入圍台灣文學獎。[7]小說以老人逃離醫院開頭,儼然一部赴死的公路小說,敘事直接而線性,讀來有不斷前進的爽快感。[8]而《準台北人 》[9]的書名,似乎開了白先勇一個小玩笑,但是陳又津的成長和白先勇的世代竟也有著奇異的重疊。陳又津或許是最年輕的「外省第二代」。其父親21歲時從大陸來到台灣,從此踏上不歸路;她的母親是印尼華僑,小時候經歷「930 」政變事件,為了尋求安定的生活毅然離鄉,把未來全賭在台灣這塊土地。[10] 《華麗島軼聞:鍵 》[11]則以台灣日本時代為藍圖,挑戰BL風格。《新手作家求生指南》[12]直指現今自由文字工作者的處境。《我媽的寶就是我》[13]描繪兩人相依為命,母親從印尼加里曼丹飄洋過海到台灣,以及作者童年至成人所見的世情百態。《台北大空襲》[14]與林立青、朱宥勳等合著小說集,描繪一九三〇年代末期,戰爭陰影籠罩日本,殖民地台灣、滿洲國及東京的少女在歌劇團的悲歡離合。《我有結婚病 》[15]以三十歲代女子的生命經驗,切割出九篇尖銳、刺痛至共感的情景,九種挑戰既定人生的奮力呼喊。

在天下雜誌獨立評論主持「新二代書寫」[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邊境司機」[2]欄,曾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寫作「三少四壯集」專欄、聯合報新聞網「鳴人堂」專欄。著作發表且收錄於:《印刻文學生活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聯合文學》、《文訊》、《上海文學》、《萌芽》、《短篇小說》雙月刊、《Verse》、《中華日報》、《幼獅少年》、《幼獅文藝》、法國Jentayu文學雜誌〈台灣短篇小說專刊〉、《鏡週刊》。作品曾譯為日文、法文及英文。2020年擔任國立東華大學楊牧書房青年駐校作家。[16]2021年擔任國立中興大學[17]靜宜大學駐校作家。

著作

書名出版社出版日期ISBN備註
《少女忽必烈》INK印刻出版2014年ISBN 978-986-582-374-0印刻文學雜誌十週年封面專題
《準台北人》INK印刻出版2015年ISBN 978-986-387-056-2附錄〈新二代書寫〉
《說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改變:移工、新住民與台灣律師,生命交會的絢爛花火》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2016年ISBN 978-986-924-522-7合著非虛構著作、人物採訪
《華麗島軼聞:鍵》九歌出版社2017年ISBN 978-986-450-147-2合著小說
《跨界通訊》INK印刻出版2018年ISBN 978-986-387-225-2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入圍
《新手作家求生指南》INK印刻出版2018年ISBN 978-986-387-254-2〈三少四壯集〉專欄集結
《結痂週記:八仙事件他們的生命經驗,我們不該遺忘》時報出版2018年ISBN 978-957-137-416-1合著非虛構著作、人物採訪
《我媽的寶就是我》悅知文化出版2020年ISBN 978-986-510-068-1文化內容策進院潛力改編文本入圍
《我有結婚病》三采文化出版2022年ISBN 978-957-658-807-5首部短篇小說集
《台北大空襲》小說集尖端出版2022年ISBN 978-626-316-835-0合著小說

小說

  • 《我有結婚病》(台北:三采文化出版,2022)
  • 《跨界通訊》(台北:INK印刻出版,2018)
  • 《少女忽必烈》(台北:INK印刻出版,2014)

散文

  • 《我媽的寶就是我》(台北:悅知文化出版,2020)
  • 《新手作家求生指南》(台北:INK印刻出版,2018)
  • 《準台北人》(台北:INK印刻出版,2015)

劇本

  • 《甜蜜的房間》(台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畢業製作劇本,2014)

合著、選集

  • 《台北大空襲》小說集(台北:尖端出版,2022)
  • 《我台北,我街道》(台北:木馬文化,2021)
  • 《動物星球偵探事件簿2:推理要在放學後》(台北:小麥田,2020)
  • 《結痂週記:八仙事件他們的生命經驗,我們不該遺忘》(台北:時報出版,2018)
  • 《華麗島軼聞:鍵》(台北:九歌出版,2017)
  • 《說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改變:移工、新住民與台灣律師生命交會的絢爛花火》 (台北:新學林出版,2016)
  • 《我們這一代:七年級作家》(台北:麥田出版,2016)
  • 《耳朵的棲息與散步:記憶台北聲音風景》(台北:大塊出版,2016)
  • 《拉拉手,在一起: 女同志影像故事》(台北:木馬文化,2015)
  • 《九歌103年小說選》(台北:九歌出版,2015)
  • 《親愛的,外星人!》(台北:幼獅文化,2013)[18](幼獅文化)


獲獎入圍紀錄

  • 2022年,美國Santa Fe Art Institute 聖塔菲藝術中心駐村作家。[19]
  • 2022年,文化部出版獎勵計畫(《跨界通訊》日譯出版)[20]
  • 2021年,文化內容策進院潛力改編文本 [21]
  • 2019年,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
  • 2018年,台灣文學獎 圖書類 長篇小說金典獎入圍 [22]
  • 2017年,上海萌芽雜誌封面頭條「誠實是寫作的必備要素」[23]
  • 2015年,幼獅少年文學漫畫(〈校刊猛將錄〉)故事原作,KoKai作畫。
  • 2015年,國家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補助(〈最後的孩子〉)[24]
  • 2015年,《幼獅文藝》青年作家類型文學平臺(〈霧鎖雨港〉)[25]
  • 2014年,美國Vermont Studio Center 佛蒙特藝術中心駐村作家(Happy Death Day),文化部藝術新秀創作發表補助[26],37屆中國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首獎(〈跨界通訊〉)[27],教育部文藝創作劇本獎佳作(〈甜蜜的房間〉)[28]
  • 2013年,《印刻文學生活誌》十周年封面人物。
  • 2012年,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高級組冠軍(〈長假〉)[29]
  • 2012年,101年度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宇宙之女〉)
  • 2011年,角川華文輕小說決選入圍(〈寂之聲〉)
  • 2011年,劇本〈天臺廣場〉獲新北市動漫畫原作劇本競賽入圍。
  • 2011年,新北市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少女戰鬥論〉)暨散文佳作(〈沒有故事的人〉) 雙料得主[30]


媒體專訪與座談

  • 2022年,【專訪】《我有結婚病》作者陳又津:什麼樣的女性適合往結婚紅毯直奔而去? [31]
  • 2022年,從家電角度看性別平權!蔣亞妮、陳又津對談:我們有了洗碗機,家務卻還是女性的責任 [32]
  • 2022年,【天下雜誌 video|深度人物專訪】我到底是誰?作家陳又津不靠文學尋根,而是透過書寫撕下「二代」標籤|獨立評論|闖天下Podcast [33] [34]
  • 2021年,【雅琴看世界】「準台北人」作家陳又津 [35]
  • 2021年,【民視飛閱文學地景】第八季 Ep 25 - 三重埔 陳又津 [36]
  • 2021年,【紐約臺北文化中心】紐文30:回訪臺美老朋友 [37]
  • 2021年,虛構變種及其擴散路徑,新興媒介與次文化如何養成當代的創作者:陳又津vs.陳栢青 [38]
  • 2020年,【國家圖書館】集結,千禧世代作家:新世代作家圖像講座講者 [39]
  • 2020年,不會撒嬌,就用文字合照 [40]
  • 2019年,臺北國際書展講者
  • 2019年,從十七歲到二十七歲,我花了十年,等待一個踏上舞臺的機會⋯⋯[41]
  • 2018年,【蔣亞妮專訪】陳又津:所謂的少女感,就是「誰管你啊」 [42]
  • 2018年,【青春愛讀書】20181202 - 準台北人 [43]
  • 2018年,小說的存在意義,是為了淬鍊獨特的觀看視角 「死,究竟是什麼?也許比起死亡,失智、失能的狀態更讓人焦慮害怕,最後又回到活著是什麼的問題。活著,就算是沒死嗎?」[44]
  • 2018年,非虛構寫作如何回應當代議題?來自陳又津、阿潑與林育立的回應[45]
  • 2017年,【兩廳院 NTCH togo】劇場大叔與文學少女的城市漫遊X高俊耀X陳又津 A Day When They Meet in Theatre and Literature [46]
  • 2017年,希臘異托邦寫作計畫作家、東京異托邦寫作計畫作家
  • 2017年,築夢新臺灣 新二代作家分享生命故事[47]
  • 2016年,【採訪記錄的方法】陳又津:新二代書寫及獨白的腔調 「我覺得自己對新二代一無所知,我比大家多知道一點的部分,可能是『我知道我不知道的部分是什麼。』」[48]
  • 2016年,TEDxDongWu年會講者 [49]
  • 2016年,臺印作家雙邊座談講者
  • 2015年,臺日作家交流論壇講者
  • 2016年,陳又津談《少女忽必烈》-- 華文出版與影視媒合平台[50]
  • 2015年,陳又津與《準台北人》「那些主流書寫漫不在乎的事,從來都是台灣世代群體記憶。」[51]
  • 2015年,國藝會線上誌2015七月號〈被看見之後- 藝術新秀的下一步〉,「當故事要結束的時候反而繼續下去,因為,這『之後』的部分才是人生」[52]
  • 2015年,天下雜誌〈榮民爸爸,印尼媽媽,女兒成了作家!〉,「對我來說,父母年紀大這點比移民的身分還要困擾,不是可以隨便找個藉口混過去的。」「華僑代表的是嚮往中華文化、自由戀愛,跨國婚姻是冠以愛之名的勞動,移工的勞動有期限和實質報酬。」[53]
  • 2014年,ELLE雜誌6月號〈崩世代少女大聲說〉,作者自言:「如果真要說寫完這本書(少女忽必烈),我有什麼改變,那就是我比較不困惑了。我都已經這樣困惑Forever了,我想過了10年後,我還是會這麼困惑下去。」[54]
  • 2014年,博客來書店OKAPI人物專訪,〈陳又津:寫遊民是為未來做準備〉文中提及陳又津的家不知何時將被拆除。抽籤決定新房屋時,她和一些住戶被通知到錯誤的時間,人到現場會都開完了,抽籤程序也結束了。[55]
  • 2014年,新新聞周刊1426期,〈現實生活比我的小說荒誕〉,「這部小說雖然打著拯救世界的旗號,但根本無法做到,『只是讓世界變得比較可以忍受罷了!』[56]

參考資料及註釋

外部連結

🔥 Top keywords: Wikipedia:首页毛泽东天之驕女Special:搜索鐵拳英雄家族榮耀之繼承者篠崎泫劉偉健黃循財庆余年庆余年 (第二季)九龍城寨之圍城习近平彌助背着善宰跑斯洛伐克菲律宾DAY6妮妃雅新生 (网络剧)2024年泰國羽球公開賽飯豐萬理江黃偉哲歌手2024淚之女王劉俊謙 (香港)周殷廷Energy (組合)張鳳妮神耆小子邊佑錫耐克六四事件谌贻琴李显龙九龍寨城天文學金智媛家族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