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43式120公厘迫擊炮

PM-43式120公厘迫擊炮(俄語:120-Полевой Миномёт-43,120公厘-團迫擊炮-43,簡寫PM-43)(GRAU目錄索引編號52-M-843)是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改良PM-38式120公厘迫擊炮的重型步兵迫擊炮,它與PM-38迫擊炮一同作為冷戰期間蘇聯陸軍步兵團級主力曲射支援武器,直到1980年代末期才由更新製造材料的2B11式迫擊炮給替換。

120-мм полковой миномёт образца 1943 года
类型迫擊炮
原产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43 -
使用方見使用國家與曾經使用過的國家
参与战争/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
韓戰
越戰
印巴戰爭
兩伊戰爭
中東戰爭
阿富汗戰爭
波斯灣戰爭
俄烏戰爭
南蘇丹內戰
生产历史
研发者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托科夫
研发日期1943
衍生型55式120公厘迫擊炮
Helwan UK-2迫擊炮
基本规格
重量275公斤(606磅)(射擊)
600公斤(1,300磅)(機動)
枪管长度1,862 mm(1.862米)

口徑120公厘
枪机前膛手動填彈
後座力液壓彈簧制退復進機
载具圓形底板、雙腳架
射击仰角+45° - +80°
回旋角度中心線左右各4°
射速10 - 15發/分(最快射速)
70發/小時(持續射速)
枪口初速272米每秒(890英尺每秒)
有效射程460米(500碼)
最大射程5,700米(6,200碼)
瞄具MP-41瞄準鏡
MP-42瞄準鏡
MPM-44M瞄準鏡

簡介

負責此款武器的研發工程師為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托科夫英语Alexander_Kotov,他因負責此項目的功勞在1944年獲頒列寧勳章[1]他的開發方向是在當時已經服役的PM-38式基礎上簡化製程、提升操作安全性。PM-43式首先是改良了發火機設計,在不需要拆卸炮管的情況下即可更換撞針,利於野戰維護。其次是增長制退復進機的長度增加吸收後座力的效能,增加火砲射擊穩定度。此外PM-43增設了裝填安全保險,避免炮手在交戰時重複裝填導致膛炸。

由於在設計上大體沿襲了PM-38,因此PM-43可以使用所有PM-38運用的彈藥和瞄具,有效最大射程也沒有改變。由於重量已經不適合步兵攜帶,它同樣採用外加的雙輪車架進行車輛拖曳機動,在戰爭期間生產的雙輪車架沒有裝設彈簧懸吊系統,因此拖曳時速上限較低,但是在戰後生產的拖曳車架皆裝設了此裝置。在二戰後,PM-43大量輸出供應共產主義國家與蘇聯盟邦配備,也是世界各地戰爭普遍出現的武器,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它的設計產製了55式120公厘迫擊炮,在1971年之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團級主力支援火炮。

在蘇聯步兵部隊中,編制是2門PM-43迫擊炮與2輛MT-LB牽引車編成一個重迫擊炮連,三個重迫擊炮連組成一個重迫擊炮營。每個機動步槍團會配備一個重迫擊炮營。但是在蘇聯空降軍中,一個空降團同樣是配製6門編制的重迫擊炮營,但是機動車輛增加到6輛GAZ-66卡車英语GAZ-66、3輛GAZ-69汽車。

使用國家

曾使用過的國家

參考資料

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