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業

(重定向自兩舌

口業造口業佛教經典的一種,屬於身、口、意三业中的一业。以白話說,就是因為語言導致的因果。根據佛教說法,十不善口業分為妄語、兩舌、惡口和綺語,十善業中的善口業分為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和不綺語。

妄語

妄語指的是由學習 說出毫無根據的謊話,將話是非顛倒,令人真假莫辨;亂引經典,錯解經論,壞人法身慧命者墮地獄之業。[1]因為從沒學過佛經 遇過的苦 沒讓世人覺悟 所以不知悔改 詳細請見 阿奢世王 提婆達多

兩舌

兩舌則是利用機會,在兩人之間道長話短,並搬弄是非,最終目的在於挑撥離間,破壞當事人的處事和諧。家常不合常有別離是其業報[2]

佛教經典認為:在日常生活中,由累世覺得好玩 學習這些口業 ,其惡口傷害了對方感情,妄言破壞了當事人人格,而搬弄是非及綺語亦使彼此相處無法真誠對待[3]。最大口业是謗佛、谤法、謗賢聖僧,死亡前沒有後悔的人,即成為斷掉善根的人。藏傳佛教(又名藏密)教義認為謗金剛上師,比五无间罪五逆)更重。

惡口

其中,惡口指的是不停謾罵、跟別人意見不合後的詛咒。由故,惡口罵詈三寶者,自墮三惡道[4]。具壽善現復白佛言:「造作增長感匱法業,豈不由習惡語業耶?」

[0189b05] 佛言:「善現!如是!如是!實由串習惡語業故,造作增長感匱法業。於我正法毘奈耶中,當有愚癡諸出家者,彼雖稱我以為大師,而於我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誹謗毀壞。善現當知!若有謗毀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則為謗毀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謗毀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則為謗毀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一切相智。若有謗毀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一切相智,則為謗毀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若有謗毀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則為謗毀佛寶、法寶、苾芻僧寶。若有謗毀佛法僧寶,則當謗毀世間正見。若當謗毀世間正見,則當謗毀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亦當謗毀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當謗毀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如是乃至亦當謗毀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當謗毀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彼由謗毀一切相智,即便攝受無量無數無邊罪業。由彼攝受無量無數無邊罪業,即便攝受一切地獄、傍生、鬼界及人趣中無量無數無邊大苦。」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三十五

綺語

綺語是講的很好聽、很巧妙,但卻沒有實際意義的語言,或是為了自己目的而花言巧語奉承,或說輕浮無禮不正經的話,這些語言就叫綺語。諸綺語報者,雖有誠實之語,一切人皆不信受。[5]

註釋

參考資料

慈濟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