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大崩壁

臺灣中央山脈南段的一處崩塌地

向陽大崩壁,又稱向陽大斷崖[2],是臺灣中央山脈南段的一處崩塌地,向陽山西南方約900公尺處,因鄰近此山而得名。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鄰近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里邊界。斷崖北側的頂端為中央山脈主脊上的向陽山、魔保來山、溪頭山三座山連成,長約3公里的半弧形稜線;斷崖東側的頂端為向陽山往南連接向陽森林遊樂區的支稜(即南橫往北攀登向陽山、嘉明湖大眾登山步道所上登的稜線)。由正上方俯瞰呈朝西北方開展的扇狀,最高點海拔約3450公尺[1]。崩壁自向陽山西南坡與魔保來山南面向下往西南延伸,沿新武呂溪源流哈里博松溪抵達南橫公路旁,現已往下崩落至埡口山莊下方,高度落差約800公尺[1],是臺灣高度落差最大的獨立崩崖[2]。向陽大斷崖原本崩壁侷限在溪頭山東南方,莫拉克風災關山嶺山埡口塔關山之間的主脊東側新形成多處崩毀,與在南橫南側塔關山—鷹仔嘴山之間主脊東南側的關山大斷崖逐漸會合[3]

向陽大崩壁
Map showing the location of 向陽大崩壁
Map showing the location of 向陽大崩壁
向陽大崩壁在臺灣的位置
位置 臺灣高雄市桃源區臺東縣海端鄉
座標23°16′40″N 120°58′50″E / 23.27778°N 120.98056°E / 23.27778; 120.98056
山脉中央山脈
海拔3450至2625公尺[1]
地质始新統畢祿山層片岩
保护地關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

向陽大崩壁緊鄰嘉明湖國家步道[4],也是南二段路線和南橫公路的必經地形[3][5],其中南橫公路147.8公里處的雪峰橋有埡口山莊,一旁的雲海橋則有向陽瀑布。崩壁與周遭群山同屬始新世形成的畢祿山層[6],由片理極為發達的黑色及綠色片岩組成,可能因地質脆弱、地震與風災頻仍,加上哈里博松溪的向源侵蝕而形成[7]。亦因環境不穩定,崩壁底下的南橫公路多次遭土石流沖毀,或發生路基流失[8][9],直至施工單位於路基下方以貨櫃搭建擋土牆才緩解[10],2022年5月開放有條件通車[1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