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趣經》,相當於梵文《般若理趣百五十頌》(Prajñāpāramitā-naya-śatapañcaśatikā、Adhyardhaśatikā prajñāpāramitā)全一卷。唐不空三藏譯。全稱《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摩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品》。在《大正藏》收入《般若部》。相當於《大般若經》般若十六會中之第十會“般若理趣分”。理趣是道理旨趣的意思。本經是大日如來金剛手菩薩所說,內容共分十七章[1],說明了實相般若密教無上秘密[2][3]

mahā-cakra-vajra dhāraṇi(大輪金剛陀羅尼):
namas tryadhvikānāṃ tathāgatānāṃ oṃ virāji virāji mahā-cakra-vajri sata sata sarate sarate trayī trayī vidhamani saṃbhañjani tramati siddhāgryatraṃ svāhā
《陀羅尼集經》:誦此陀羅尼三七遍。即當入一切曼茶羅(此云壇也)所作皆成。誦呪有身印等種種印法。若作手印誦諸呪法。易得成驗。若未曾入灌頂壇者。不得輒作一切手印。若人誦此陀羅尼者。即同入壇。作印行用。不成盜法也。
金剛薩埵五秘密法。

漢譯本

本經譯本有六本:

簡介

本經也是《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中的第六會。在金剛界曼荼羅的九會中設有理趣會。不空譯《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

般若理趣

大般若經·第十會般若理趣分》[7]

  1. 大貪等最勝成就,令大菩薩大樂最勝成就。
  2. 大樂最勝成就,令大菩薩一切如來大覺最勝成就。
  3. 一切如來大覺最勝成就,令大菩薩降伏一切大魔最勝成就。
  4. 降伏一切大魔最勝成就,令大菩薩普大三界自在最勝成就。
  5. 普大三界自在最勝成就,令大菩薩能無遺餘拔有情界、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畢竟大樂最勝成就。

別生經

本經第一章的別生經有六部:

  • 《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屬於第八會勝初瑜伽,
  • 《金剛頂勝初瑜伽經·中略出大樂金剛薩埵念誦儀》,屬於第八會勝初瑜伽,
  • 《金剛頂普賢瑜伽大教王經·大樂不空金剛薩埵一切時方成就儀》,
  • 《金剛頂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會·普賢修行念誦儀軌》,
  • 《金剛頂勝初瑜伽·普賢菩薩念誦法》,屬於第八會勝初瑜伽,
  • 《普賢金剛薩埵略瑜伽念誦儀軌》,

都說與第一章十七清淨句[8]相應的菩薩的供養念誦法。還有

  • 《般若波羅蜜多理趣經·大樂不空三昧真實金剛薩埵菩薩等一十七聖大曼茶羅義述》,

說與十七清淨句對應的菩薩[9]的本誓。

第十七章的別生經有

  • 《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

金剛薩埵、金剛欲、金剛觸[10]、金剛愛、金剛慢五位菩薩攝第一章十七尊,並說其修行念誦法。

注疏

密教的經典儀軌之中,本經特別受到重視。重要注疏有:

參見

  • 百五十頌般若經
  • 《吉祥最勝本初大乘儀軌王》,德格版甘珠爾No.487(Śrī-paramādya-kalpa-rāja)
  • 《吉祥最勝本初真言儀軌品》,德格版甘珠爾No.488(Śrī-paramādya-mantra-kalpa-khaṇḍa)
  • 《聖般若波羅密多理趣百五十頌》,德格版甘珠爾No.489

註釋與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