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J87j8787/16

Inscribed hieroglyphics cover an obelisk in foreground. A stone statue is in background.
新王國時期盧克索神廟所寫之聖書體與渦卷裝飾,意思是「拉美西斯二世

古埃及文學意為古埃及法老時代羅馬統治晚期間,以埃及語著成的文學。它是埃及文學中最古老的文獻記載。同蘇美文學,古埃及文學被認為是世上最早的文學[1]

古埃及的主要文字為聖書體僧侶體,最早起源於公元前4千年期末的前王朝晚期。到了古王國時期(公元前26世紀至公元前22世紀)時,出現了祭文書信、宗教聖歌與詩、追敘當代傑出行政官員的紀念自傳文本等文學作品。而在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7世紀)則出現具有娛樂效果的敘事文學。埃及學學家理查德·布魯斯·帕金森(Richard B. Parkinson)將這段時期稱為「媒介革命」,且從他的研究結果可以知道,中王國時期因為書吏行業的興起、傳播媒介增加和當時社會安定的影響,讓體裁為敘事的文學作品在此時期開始發揚光大[2]但當時埃及的識字人口不到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一,因此當時的文學作品通常只有王室貴族才能夠閱讀。[3]

由於人民普遍不識字,因此中王國時期的文學作品在民間是以中古埃及語為主的口語來流傳。到了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出現了用當時流行的方言「晚埃及語」書寫的文學作品。有些在中王國時期誕生的文學類型(如教誨、通俗文學)至新王國時期依舊流行著,但預言類型的文學則不再流行,一直至托勒密王國時期羅馬統治晚期才再度復甦。除了流行文學類型的改變,新王國時期還流行在神廟、陵墓的牆壁或支柱上寫上紀念性的文字或塗鴉,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但內容大多是採用公式化的用語。

文學
散文 - 韻文 - 駢文
- - - 歌詞
小說短篇小说長篇小說) - 戲劇 - 傳記
兒童文學 - 文學流派
西方文學理論 - 文學史
地域文學
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古埃及文學
爱尔兰文学義大利文學西班牙文学
中国文学香港文學台湾文學
美国文学 - 英國文學
德國文學法国文學
朝鲜文学韩国文学
印度文学伊朗文学
日本文学越南文学
非洲文學俄国文学
作家
小說家隨筆家
剧作家評論家
诗人詞人
作曲家填詞人
散文家 - 網路作家
分類
文學 - 各國文學
文學類型 - 文學體裁
作家 - 登場人物
文学流派

較具代表性的通俗文學有《辛奴亥的故事[4]和《能言善辯的農夫》[5],較具代表性的指示教誨文學則有《阿蒙涅姆赫特一世的指示》[5]和《洛亞利斯特的教誨》等。

古埃及文學經常以不同形式出現在各種媒介物品上,因此部分作品才能保存至今。其中較為常見的媒介物品包括莎草紙陶片、石板、木製書寫板、建築物棺材

尼羅河沖積平原一帶因為環境潮濕和河水氾濫,所以少有莎草紙保存下來;而相反的,在沙漠邊緣、高地、神廟及陵墓等地,經常可發現保存良好的文學作品。

文字、媒介及語言

一刻有聖書體和圖案的石灰岩碑板。該石碑板來自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的公主奈菲爾蒂貝特(Nefertiabet,約公元前2590年-2565年)位於吉薩的墓地[6]

聖書體、僧侶體和世俗體

在公元前4千年末的前王朝時期聖書體和草書形式的僧侶體是較為主要的書寫文字[7]。埃及象形文字的結構大致上是由小型的物體圖案所組成[8]。例如,象形文字裡的「門螺栓」,其發音是se,產生了s的音。由此可以知道,如果一個象形文字與另一個或多個象形文字做結合,那這個組合所發出的音可以代表抽象的概念,如悲傷快樂美麗邪惡[9]。除此之外,前王朝時期的法老那爾邁也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因為他的王名是由代表鯰魚(n'r)和鑿子(mr)的象形文字元號組成的[10]

埃及人稱他們的象形文字是「神的文字」,且使用時通常有相當崇高的意義,像是透過祭文來與神明和亡靈進行溝通[11]。每一個象形文字都代表一個特定對象,並體現出該對象的本質,像是神明或者宇宙[12]

用僧侶體書寫的亞培莎草紙(Abbott Papyrus),是埃及第二十王朝拉美西斯九世統治時期的文件,內容描述了發生盜墓事件後的處理過程

僧侶體可說是埃及象形文字的簡化版[13],且也可書寫於宗教祭文上。到了前1000年,僧侶體開始成為主流文體之一[14],這是因為聖書體的書寫需要非常精確工整及維護,而僧侶體書寫迅速,因此更容易抄寫記錄保存[15]。其用途是在一個非王室、非長期保存等不正式的著作,如私人信件、法律文件、詩歌、納稅記錄、醫療文書、數學論文和教誨文[16]。僧侶體又可再細分2種,一種字體較端正,用於政府的檔案和文學手稿,另一種則是用於其他重要性較低的文件[17]

到了前1000年中葉,聖書體和僧侶體仍然被廣泛使用,但也出現了更草寫、更適合非正式寫作的「世俗體[18]。之後經過數百年,科普特字母和修改過的希臘字母幾乎取代了上述3種字體[14],因為4世紀時,國教為基督教羅馬帝國,將科普特字母成為當時埃及的標準文字;而象形文字被認為是偶像崇拜的圖像,不適合寫《聖經正典[14]

書寫的工具和媒介

一名參與陵墓檢查與整理的官員在一片陶片上用僧侶體書寫的文件。寫於埃及第二十一王朝,約前1070–945年

書寫工具隨著文學媒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像在石碑上刻字時,必須利用鑿子;而在莎草紙上時,必須使用蘆葦筆[19]。墨水的顏色分為黑色與赭色兩種,用筆去沾水及墨[20]。莎草紙被認為是高級的書寫媒介,常用於商業及宗教上[21],因為可以將原本內容擦除而達到重複使用的效果。莎草紙的使用常受到紙莎草生長的影響,因此會出現季節性數量短缺的問題[21]。通常紙張供應吃緊時為了將空間利用到最大,字的大小會縮小一些。陶片與石灰石片亦是經常使用的書寫媒介,但其內容通常較為簡短[22]。除了莎草紙和石片,木材、象牙石膏亦是常見的書寫媒介[23]

羅馬統治埃及時期,傳統的蘆葦筆漸漸不被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來自希臘-羅馬世界、更短、更厚且筆端削尖的蘆葦筆[24]。同樣的,埃及傳統墨水也被淘汰,含鉛的墨水被廣泛使用[24]。因為採用希臘-羅馬的書寫工具與埃及的手寫方式,僧侶體的行距變得更加明顯[24]

媒介的保存

建造於沙漠中的地下埃及古墓給莎草紙提供了最佳的保存環境。例如,很多《死者之書》完好的保存在墓室裡[25]。然而,只有在中王國晚期新王國早期有將非宗教用途的莎草紙放入墓室的行為,因此大部分保存良好的文學莎草紙都是來自這段時期[25]

使用的語言

注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