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

行星、恆星、星系、所有物質和能量的總體

宇宙(英語:universe拉丁語universum)是所有的時間空間[a]與其包含的內容物[8]所構成的統一體[9][10][11][12]是指空間,而是指時間;它包含了行星恆星星系、星系際空間、次原子粒子以及所有的物質能量。目前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其距離大約為93 × 109光年(28.5 × 109秒差距)[2],最大為27,160百萬秒差距;而整個宇宙的大小,不太可能為無限大,宇宙有限時間形成,有限時間毀滅,大小科學根據有限,甚至多元宇宙有限,但未有定論[13]物理理論的發展與對宇宙的觀察,引領著人類進行宇宙構成與演化的推論。

宇宙
可觀測宇宙的對數表示。 著名的天文物體用中文標記。
年齡13.799 ± 0.021 x 109[1]
直徑未知。可觀測宇宙8.8×1026 米,28.5 × 109秒差距(93 × 109光年)[2]
物質(原有物質)至少1053公斤[3]
平均密度(包含能量)9.9 x 10−30 g/cm3[4]
平均溫度2.72548 K[5]
主要成分原有(重子)物質(4.9%)
暗物質(26.8%)
暗能量 (68.3%)[6]
形狀扁平狀,誤差範圍只有0.4%[7]

根據歷史記載,人類曾經提出宇宙學天体演化学科學模型,解釋人們對於宇宙的觀察。最早的理論為天動說,由古希臘哲學家印度哲學家所提出[14][15]。數世紀以來,逐漸精確的天文觀察,引領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以太陽系為主的地動說,以及經約翰尼斯·克卜勒改良的克卜勒定律;最終艾薩克·牛頓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前述的理論。後來觀察方法逐漸改良,引領人類意識到太陽系位於數十億恆星所形成的星系,稱為銀河系;隨後更發現,銀河系只是眾多星系之一。在最大尺度範圍上,人們假定星系的分布平均,且各星系在各個方向之間的距離皆相同,這代表著宇宙既沒有邊緣,也沒有所謂的中心。透過星系分布與譜線的觀察,產生了許多現代物理宇宙學的理論。20世紀前期,人們發現到星系具有系統性的紅移現象,表明宇宙正在膨脹;藉由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察,表明宇宙具有起源[16]。最後,1990年代後期的觀察,發現宇宙的膨脹速率正在加快[17],顯示有可能存在一股未知的巨大能量促使宇宙加速膨脹,稱做暗能量。而宇宙的大多數質量則以一種未知的形式存在著,稱做暗物質

大爆炸理論是當前描述宇宙發展的宇宙學模型。ΛCDM模型推測宇宙年齡137.99±0.21 億年。大爆炸產生了空間時間,充滿了定量的物質與能量;當宇宙開始膨脹時,物質與能量的密度也開始降低。在初期膨脹過後,宇宙開始大幅冷卻,引發第一波次原子粒子的組成,稍後則合成為簡單的原子。這些原始元素所組成的巨大星雲,藉由重力結合起來形成恆星[1][18]

目前有各種假說正競相描述著宇宙的終極命運。物理學家與哲學家仍不確定在大爆炸前是否存在任何事物;許多人拒絕推測與懷疑大爆炸之前的狀態是否可偵測。目前也存在各種多重宇宙論的說法,其中部分科學家認為可能存在著與現今宇宙相似的眾多宇宙,而現今的宇宙只是其中之一[19][20]

定義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哈伯超深空星系群,從星空最深處一路縮小
(59秒影片,2019年5月2日)

物理學的宇宙被定義為所有的時間空間[a](兩者共同稱為時空[8];這包含了電磁輻射物質等所有能量的各種形態,進而組成行星、衛星、恆星、星系及星系際空間[21][22][23]。宇宙也包含了影響能量與物質的物理定律,包含守恆定律古典力學相對論[24]

宇宙通常被定義為「存在的總和」,或是過去、現在及未來所有存在的萬物英语everything[24]。事實上,部分哲學家及科學家認為宇宙的定義包含了數學、邏輯等等思想及抽象的概念[26][27][28]。「宇宙」這個詞也可以指「世界」、「自然」等概念[29][30]

詞源

中文

「宇」,「宙」分別指屋檐和船檐[31]。今義可追溯自戰國時期尸佼的著作《尸子》〈卷下〉篇:「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首次宇宙連用則出現於《莊子》的〈齊物論〉:“旁日月,挟宇宙[32][33]”。另有太空一詞,通常指"我們"以外的空間。「太」即「大」。

歐洲語言

宇宙的英語「universe」起源於古法語的「univers」,而該詞又源自於拉丁語的「universum[34],為全部,大全的意思,大學(University)也有相同詞根。西塞羅與後來的拉丁語作者曾使用過「universum」這個詞彙,與現代英語所使用的「universe」意義相同[35]

畢達哥拉斯以降的古希臘哲學家,將宇宙稱做「τὸ πᾶν」(即Pan-,泛,一切),定義為一切的物質與空間,而「τὸ ὅλον」(一切事物)則不包含空無狀態[36][37]。另外一個同義詞則是「ὁ κόσμος」(英語:cosmos,意義為世界宇宙),宇宙學使用此詞根。[38]。拉丁語學者也常使用「totum」、「mundus」、「natura」等詞稱呼宇宙[39],且影響現今的語言,如德國以「Das All」、「Weltall」與「Natur」稱呼宇宙。英語中也能找到宇宙的同義詞,如「everything」(如萬有理論)、「world」(如多世界詮釋)與「nature」(如自然法自然哲學[40]

大爆炸与年表

當前能解釋宇宙發展的模型為大爆炸理論[41][42]。大爆炸模型指出,宇宙最早處於溫度與密度極高的狀態中,接著開始膨脹。該模型基於廣義相對論與空間同質性英语Homogeneity (physics)各向同性等簡單推論而來。為了針對宇宙的各種觀察進行說明,科學家使用了包含宇宙學常數冷暗物質在內的簡單模型,稱做ΛCDM模型。大爆炸模型針對星系間的距離關聯性與紅移現象、與氧原子的數目比例、以及微波輻射背景等觀察做出說明。

在本圖中,時間軸方向為從左至右,宇宙的其中一個維度則予以隱藏,因此在圖中的任何給定時間,宇宙會以碟狀「切片」的型態顯示。

宇宙初始時的高熱、高密度狀態,稱為普朗克時期;此時期從時間零點到1個普朗克時間單位,需時約10−43秒,非常短暫。普朗克時期期間,所有型態的物質與能量都會集中,達到緊緻的狀態;此時科學家相信重力與其他的基本力一樣強大且達成統一的狀態。普朗克時期過後,宇宙開始膨脹成現在的型態;也許宇宙在如此短的時間發生暴脹,導致其體積能夠在10−32秒內達到非常大的規模[43]

在普朗克時期與暴脹時期之後,宇宙開始經歷夸克時期強子時期輕子時期。從大爆炸之後起算,前面所述的這些時期所經歷的時間,總共不超過10秒。

性質

宇宙的時空通常以歐幾里得的觀點解析,也就是三維空間加上時間維度的「四維空間[44]」。時間與空間可結合成一個流形,稱作閔考斯基時空;物理學家以此簡化了大量的物理理論,並使用更統一的方式,描述包含超星系次原子層次的宇宙運作機制。

時空的事件並非絕對限定於空間與時間上,而是觀測者的已知相對運動。閔考斯基空間非常接近宇宙的無重力狀態;廣義相對論偽黎曼流形描述了物質與重力在內的時空。弦理論則假設宇宙存有額外的維度

在4種基本相互作用中,重力於宇宙中星系與大尺度結構等大規模範圍中,具有主導地位。重力的影響可以累積;相對地,正電荷與負電荷的影響則會相互抵消,使得電磁作用於宇宙大尺度結構中的影響力變低。至於弱相互作用強交互作用的影響力,則會隨著距離增加而大幅下降,因此它們主要作用於次原子尺度。

宇宙中有著物質反物質多的現象,這種不對稱可以從CP破壞的觀察中得到[45]。宇宙既沒有動量,也沒有角動量;假設宇宙有限,就會遵循公認的物理定律(分別是高斯定律應力-能量-動量贗張量英语stress-energy-momentum pseudotensor的非散發型態[46])。

可觀測宇宙的空間尺度

大小與區域

宇宙的大小目前仍難以界定。根據一種較為嚴謹的定義,宇宙為與自身所繫時空的任何一切,且人們與時空可以互動[47]。根據廣義相對論,宇宙空間中的部分區域可能會因為有限光速與持續的空間擴展,導致在宇宙存在的時間中,永遠無法與人們產生互動。舉例,從地球發出的廣播訊息,即使宇宙永遠存在,可能永遠無法抵達宇宙空間中的部分區域:空間擴展所花費的時間,會比光抵達該區域的時間還快[48]

宇宙空間中較遠的區域,即使人們無法和這些區域互動,但仍會假定這些區域存在,並且是現實的一部份。人們可影響與受影響的空間區域,稱為可觀測宇宙。可觀測宇宙的大小,取決於觀察者的位置。藉由旅行,觀察者可以觀測到更廣大的區域,比起站在定點所觀察到的區域還大。然而,即使是最快的旅行者,仍將無法與所有的宇宙空間互動。一般來說,可觀測宇宙指的是觀察者從銀河系中的有利位置所觀察到的一部份宇宙。

公元100年左右的东汉时代,当时科学家张衡最早提出“过此而往者,未知或知也。未知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和“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观点[49]。明确提出由空间和时间构成的宇宙大小是无限的观念。目前关于宇宙是否无限的问题还有争议。如果整个宇宙的空间部分是有限的,那么可以用一定的距离来表示。对于均匀各向同性的宇宙来说,这就是三维空间的曲率半径。但是,即使宇宙整体是无限的,宇宙的可观测部分仍是有限的:由于相对论限定光速为宇宙中信息传播的最高速度,如果一个光子从大爆炸开始传播,到今天传播的固有距离(Proper Distance)为465亿光年,这一距离称为今天宇宙的粒子视界。即可觀測宇宙的半径为465亿光年,直径为930亿光年。可觀測宇宙的边缘的光子传播到今天的地球经过的距离非常接近大爆炸距今的时间乘以光速,即大约138亿光年。由于宇宙在膨胀,宇宙的边缘到地球的固有距离比这个距离大得多。

另一个在物理学数量级估计中常用来表示宇宙大小的距离称为哈勃距离,是哈伯–勒梅特定律的倒数乘以光速,其数值约为1.29×1026公尺,也約为138亿光年。科普和科技书籍中所指宇宙的大小常指这个数值。哈勃距离可理解为四维时空曲率半径

具有當今已知的一些著名天文物體的宇宙地圖。 長度比例向右呈指數增長。 天體顯示為放大尺寸,以便能夠欣賞其形狀。

形狀

宇宙形狀的三種可能情况

廣義相對論描述了時空如何經由物質與能量產生扭曲與彎折。宇宙的拓扑學幾何學包含了可觀測宇宙內的局部幾何與全域幾何。宇宙學家通常會將時空給予一個類空間隔的切片,稱之為同移座標。在時空中可以觀察到的部分是過去的光錐,劃定了宇宙學視界。宇宙學視界(也稱作粒子視界或光視界)的最大距離,為粒子宇宙年齡範圍中,旅行至觀察者的距離。而視界則代表宇宙中可觀察到無法觀察區間的界限[50][51]。宇宙學視界的存在、性質與顯著性是隨特定的宇宙學視界而定。

決定宇宙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參數為密度參數(Ω),定義為宇宙的實際(或觀測)密度與弗里德曼宇宙臨界密度之比值。宇宙的形狀有3種可能的幾何型態,取決於Ω是否等於、小於或大於1。這將會分別決定宇宙的形狀為扁平態、開放態或封閉態[52]

根據宇宙背景探測者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普朗克衛星對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察,認為宇宙是具有有限年齡的無限空間,為弗里德曼-勒梅特-羅伯遜-沃爾克度規所描述的內容之一[53][54][55][56]。該模型支持暴脹理論與標準宇宙學模型,描述宇宙為具有同質性的扁平狀空間,而暗物質暗能量占有主導地位[1][57]

成分

冷暗物質模式下星系團、大尺度纖維狀結構暗能量的構成圖。本圖顯示了4,300萬秒差距(1.4億光年)範圍內,紅移值從30至現今的結構演化(左上z=27.36至右下z=0)。

宇宙大部分由普通物質、暗物質暗能量構成。其他的成分為電磁波(約占0.005-0.01%)與反物質[58][59][60]。宇宙中所產生的電磁波總量,在過去20億年中減少了一半[61][62]

原有物質包含了原子、恆星、星系與生命,在宇宙中只占有全部成分的4.9%[6]。現存的原有物質總密度非常低,約為每立方公分4.5 × 10−31公克,相當於每4立方公尺只有1個質子[4]。暗物質與暗能量的本質目前尚未知曉。暗物質是一種目前尚未被偵測的神祕物質型態,占宇宙全部成分的26.8%。暗能量是真空中的能量,也是導致宇宙加速膨脹的原因,在全部宇宙成分中占68.3%[63][64][6]

一幅地球附近的超星系團與空洞地圖。

物質、暗物質與暗能量均勻分布於宇宙3億光年的大尺度範圍中[65]。然而,在小尺度範圍中,物質會趨向集結為塊狀層次;大多數原子會聚集成恆星,大多數恆星會聚集成星系,而大多數星系會聚集成星系團與超星系團英语Galaxy groups and clusters,最後則聚集成大尺度纖維狀結構。可觀測宇宙包含了大約300澗(3×1023)個恆星[66]與超過1,000億(1011)個星系[67]。通常星系的規模可以小到只有1,000萬(107)個恆星矮星系[68]),也可以大到擁有1兆(1012)個恆星,形成巨大的星系[69]。各結構之間存有空洞,直徑通常為1,000萬-1.5億秒差距(3,300萬-4.9億光年)之間。銀河系本星系群的其中一個星系,其所屬的超星系團為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70]。此超星系團範圍廣達5億光年,而本星系群範圍則超過1,000萬光年[71]。相對地,宇宙也有廣大的空無區域;已知最大的空洞範圍廣達180億光年(5.5億秒差距[72])。

在規模比超星系團大的可觀測宇宙,具有各向同性,也就是從地球上觀察宇宙的任一方向,其統計學上的性質皆相同。宇宙中充滿了強烈且各向同性的微波輻射,對應於熱平衡黑體波譜,大約為2.72548克耳文[5]。「大尺度宇宙為各向同性」的假說,成為目前為人所知的宇宙學原理[73]。無論在任何一個瞭望點觀察宇宙,皆具有均勻性與各向同性[74],且宇宙沒有所謂的中心[75]

暗能量

宇宙為何正在膨脹,長期以來都找不到比較好的解釋。目前假設可能是由於一股未知的能量充斥在宇宙空間中,稱之為「暗能量[64]」。在質能等價的基礎上,暗能量的密度(6.91 × 10−27 kg/m3)比星系中原有物質或暗物質來得小。然而,在現今的暗能量時代,由於暗能量均勻分布於宇宙中,因此它支配著宇宙的質能[76]

目前科學家所提出暗能量的兩種型態,皆為宇宙學常數;其一是「靜態」的能量密度,它能均勻分佈在空間中[77],以及如第五元素模數英语Moduli (physics)純量場英语Scalar field theory中;其二是「動態」的能量密度量數,會隨著空間與時間而有所變化。宇宙學常數通常也包含了恆定空間中純量場的貢獻。宇宙學常數可被定義為等同真空能量。如果純量場之間僅有非常微小的空間不均勻差異,那光從宇宙學常數是無法分辨出這些純量場。

暗物質

暗物質是一種假設性的物質,對所有電磁波譜都不可見,但卻構成了宇宙中大部分的物質。暗物質的存在和特性是通過它對可見物質、輻射和宇宙大規模結構的引力影響來推斷的。除了作為熱暗物質中微子外,暗物質還沒有被直接探測到,這使它成為現代天文物理學中最大的謎題之一。暗物質既不發射也不吸收光或其他任何形式的電磁輻射。據估計,暗物質構成了宇宙總質能的26.8%和總物質的84.5%[63][78]

原有物質

宇宙質能中剩餘的4.9%是由原有物質構成,也就是原子離子電子以及由它們組成的物體。這包括了恆星(它們產生了我們從銀河系觀測到的幾乎所有光線)、星系間星系際英语Warm–hot intergalactic medium介質中的星際氣體、行星,以及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碰觸、感覺或壓縮的所有物體[79]。宇宙中大多數普通物質實際上看不見,因為銀河和星團中的可見恆星和氣體所占的比例不到原有物質對宇宙質能密度貢獻的10%[80][81][82]

宇宙學模型

基於廣義相對論的宇宙模型

廣義相對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於1915年提出的引力幾何學理論,也是現代物理學中對引力的主流解釋。這一理論構成了當今宇宙學模型的基礎。廣義相對論擴展了特殊相對論和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將引力解釋為時間英语Time in physics空間(也就是時空)的一種幾何屬性。更具體地說,時空的曲率與其中存在的物質輻射能量動量有直接關聯[83]

這一關聯由一套偏微分方程系統界定,稱為愛因斯坦場方程式。在廣義相對論框架下,物質與能量的分布決定了時空的幾何結構,進而影響物質的加速運動。因此,解出愛因斯坦場方程式能夠描述宇宙的發展歷程。當這些方程式與關於宇宙中物質數量、類型與分布的實測數據結合時,廣義相對論便能夠描繪出宇宙隨時間演進的全貌[83]

基於宇宙論原則的假設,即宇宙在各處都呈現均勻且同向的性質下,一個描述宇宙的特定場方程式解稱為傅里德曼-勒梅特-羅伯遜-沃克度規

其中(r,θ,φ)是指球座標系。這個度規只包含兩個未定義的參數,其中一個參數是無因次量的長度比例因子R,它描述了宇宙的尺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R的增加代表著宇宙的擴張英语Expansion of the universe[84],另一個是曲率指數k,用來描述宇宙的幾何形態。k的值被定義為只能是三個數值之一:0,代表平面的歐幾里得幾何;1,代表正曲率的空間;或-1,代表正或負曲率的空間[85]。R隨時間t的變化取決於k和宇宙常數Λ[83]。宇宙常數代表空間真空的能量密度,與暗能量可能相關[64]。描述R如何隨時間變化的方程式稱為弗里德曼方程式,以其發現者亞歷山大·弗里德曼之名命名[86]

R(t)的解取決於k和Λ,不過這些解有一些普遍的基本特性。最關鍵的一點是,宇宙的長度比例因子R只有在宇宙完全同向且具有正曲率(k=1)時才能保持恆定,且宇宙中每處的密度都必須達到一個特定值,這一觀點最早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83]。然而,這種平衡狀態很不穩定:如果任何地方的密度與這個必要值(R)略有差異,這種差異將會隨著時間被放大。

其次,所有的解都指出,過去曾存在一個引力奇點,當時R變成零,物質和能量密度為無窮大。這個結論可能看起來不太確定,因為它基於完全均勻和同向的假設(即宇宙原理),以及僅考慮引力交互作用的重要性。然而,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表明,在極其廣泛的條件下,必然會存在奇點。因此,根據愛因斯坦場方程式,R從一個難以想象的熱和密集的狀態迅速增長,這種狀態是在重力奇異點之後立即形成的(當時R是一個小而有限的數值);這正是大爆炸模型中對宇宙起源的核心描述。要理解大爆炸的奇點,可能需要一個尚未形成的量子引力理論[87]

再者,曲率指數k決定了在足夠大的長度(超過約十億光年)上平均恆定時空表面的曲率正負[85]。若k=1,則曲率為正,意味著宇宙的體積是有限的[88]。擁有正曲率的宇宙常被想象為嵌入四維空間中的三維球面。相反地,如果k是零或負,則宇宙的體積是無限的[88]。雖然當R=0時,數學上預測在一瞬間就能創造出一個無限大且密度無窮的宇宙,這種結果看似違反直覺,但當k是非正值且符合宇宙論原則時,就有可能產生這種情況。作為類比,無限平面的曲率為零但面積無限;無限長的圓柱在一個方向上是有限的,而圓環面在兩個方向上都是有限的。圓環面形狀的宇宙可能表現得像一個有週期性邊界條件的正常宇宙。

宇宙的終極命運仍是一個未解之謎,因為這與曲率指數k和宇宙常數Λ有關。若宇宙密度足夠高,則k將為+1,意味著其平均曲率為正,宇宙最終將會在一場大擠壓中重新塌縮[89],這可能會觸發一次大反彈,形成新的宇宙。相反地,若宇宙密度不夠,k將為0或-1,宇宙將無限擴張,逐步冷卻,最終導致大凍結和宇宙的熱寂[83]。現代的數據顯示宇宙擴張正在加速;如果這種加速過快,宇宙可能最終會經歷一次大撕裂。從觀測數據來看,宇宙似乎是平坦的(k=0),其整體密度非常接近於塌縮和永恆擴張之間的臨界值[90]

多重宇宙假說

一些理論推測,我們的宇宙僅是眾多互不相關的宇宙之一,這些宇宙總體被稱作多重宇宙,這一概念挑戰或擴展了對宇宙的傳統定義[19][91]。在科學上,多重宇宙模型與神祕學的層界英语Plane (esotericism)模擬實境等概念有明顯區別。

馬克斯·泰格馬克提出了一套四類分類方案,用於區分科學家為解決物理學中各種問題而提出的不同多重宇宙類型。例如,一種多重宇宙來自於早期宇宙的混沌膨脹模型英语Eternal inflation[92]。另一種則源自於量子力學中的多世界詮釋。在這種解釋下,平行世界的形成類似於量子疊加去相干波函數的所有狀態在不同的世界中得以實現。實際上,在多世界觀中,多重宇宙會像全體波函數英语Universal wavefunction那樣來進化。如果創造了我們所在多重宇宙的大爆炸也創造了一系列的多重宇宙,那麼這一系列的波函數在某種意義上會有糾纏的特性[93]。關於是否能從這一理論中提取有科學意義的概率,一直是並將繼續成為熱烈討論的主題,而且多世界解釋有多種版本[94][95][96](一般來說,對於量子力學詮釋存在著分歧[97][98][99])。

在泰格馬克的分類方案中,最不引起爭議但仍有爭議的多重宇宙類型是第一級。這一級的多重宇宙由我們自己宇宙中遙遠時空事件所構成。泰格馬克和其他人[100]提出,如果空間是無限的,或足夠大且足夠均勻,則地球整個哈伯體積的相同歷史情況將會偶然重現。泰格馬克估算,我們最接近的所謂「分身」距離我們約為1010115米(遠超過古戈爾普勒克斯雙重指數函數[101][102]。然而,這些論證的性質僅僅是推測[103]。此外,從科學角度驗證一個相同哈伯體積的存在是不可能的。

這裡可以想象存在著互不相連的時空,每個時空都獨立存在卻無法相互影響[101][104]。一個形象的比喻是一組分隔的肥皂泡:在其中一個肥皂泡上的觀察者原則上無法與其他肥皂泡上的觀察者互動[105]。按照一種常用的術語,每一個時空的「肥皂泡」被稱作一個宇宙,而人類所處的特定時空也被稱作宇宙[19]。這些分隔時空的總和被稱作多重宇宙[19]

按照這種術語,不同的宇宙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19]。理論上,這些不相連的宇宙可能擁有不同的時空維度拓撲結構、不同類型的物質能量,甚至不同的物理定律常數,儘管這些都是純粹的推測[19]。有些理論家認為,混沌膨脹英语Eternal inflation過程中形成的每個泡泡都構成一個獨立的宇宙,但在這種模型中,這些宇宙都共享一個因果起點[19]

歷史觀念

在歷史上,人們對宇宙(或宇宙學)及其起源有過許多不同的看法。希臘人和印度人首次提出宇宙是一個受客觀物理法則支配的概念[15]。而古代中國的哲學則視宇宙為涵蓋一切空間和時間的整體[106]。隨著幾個世紀以來天文觀察技術的提升,以及運動和引力理論的發展,我們對宇宙的了解變得日益精確。現代宇宙學的起點可追溯至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這一理論使我們能夠定量地預測宇宙的起源、演化過程及其最終命運。現今主流且被普遍接受的宇宙學理論大多基於廣義相對論,其中尤以大爆炸理論為核心[107]

神話

許多文化都有講述世界和宇宙如何起源的傳說英语List of creation myths。這些文化普遍將這些故事視為具有一定的真實性。然而,在那些信仰宇宙有超自然起源的人群中,對這些故事的理解和應用卻有諸多不同,例如從上帝直接創造現在的宇宙,到僅僅啟動了宇宙的運行(例如透過大爆炸和進化的機制)等等[108]

研究神話的民族學家和人類學家開發了多種分類方法,用以整理創世故事中出現的各種主題[109][110]。比如,在某些故事中,世界是從一顆「世界蛋英语World egg」中誕生,這類故事包括芬蘭史詩卡勒瓦拉》、中國的盤古傳說或印度的《梵天往世書英语Brahmanda Purana》。另一些故事中,宇宙由單一實體自行創造,比如藏傳佛教中的本初佛概念、古希臘的大地之母蓋亞故事、阿茲特克的女神克亞特里庫英语Cōātlīcue神話、古埃及亞圖姆神話,以及猶太-基督教英语Judeo-Christian創世紀的創世敘事英语Genesis creation narrative,描述亞伯拉罕宗教的上帝英语God in Abrahamic religions創造宇宙的過程。又有故事描繪宇宙由男女神的結合而成,如毛利族英语Māori mythology朗吉和帕帕英语Rangi and Papa故事。還有一些故事中,宇宙是由既有材料製造而成,如巴比倫史詩中利用提阿瑪特的屍體、或北歐神話中利用巨人尤彌爾的身體製造;或由混沌物質創造,如日本神話中的伊邪那岐伊邪那美。在其他故事裡,宇宙則是從基本原則如原質塞雷爾人創世神話英语Serer creation myth,或道家陰陽中發展而來。

参考文献

註解

引用

其他

  • 史蒂芬·霍金:《胡桃裡的宇宙》,(台北:大塊文化出版,2001年5月).
  • 史蒂芬·霍金 著,吳忠超、許明賢 合譯:〈基本粒子和自然的粒〉,《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藝文印書館,2002年增訂版).
  • 呂應鐘:《大世紀-佛經宇宙人紀事》(台北:慧眾出版,1992年12月).
  • 陳家成、林杜娟:〈科學和佛教的宇宙論及其與十二因緣的關係〉(佛教與科學,2001年).
  • 楊中傑:〈從佛學角度觀西方三大物理學之理論層次〉(佛學與科學,2001年).
  • 王萌:〈佛教與科學的當代對話-以佛教性空論與量子理論為線索〉(四川:自然辯証法通訊,2004年第2期).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