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朝代

中國朝代粵拼zung1 gwok3 ciu4 doi6)係指自響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到公元1912年宣統帝退位清朝滅亡為止,喺中國史上由家族以君主制實施世襲統治嘅政權同相應嘅歷史時期。「中國朝代」唔單止係有漢族建立嘅政權,而係包埋其他民族嘅政權喺入面[1]

由周朝到清朝各個主要朝代嘅疆域動畫,包埋現代地圖做參考
大中華史
-2200 —
-2100 —
-2000 —
-1900 —
-1800 —
-1700 —
-1600 —
-1500 —
-1400 —
-1300 —
-1200 —
-1100 —
-1000 —
-900 —
-800 —
-700 —
-600 —
-500 —
-400 —
-300 —
-200 —
-100 —
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800 —
900 —
1000 —
1100 —
1200 —
1300 —
1400 —
1500 —
1600 —
1700 —
1800 —
1900 —
2000 —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青銅器時代

漢文嘅「朝」字原本嘅意思係「早晨」、「今日」,喺政治上引申成為當政者政權噉解,同佢相反嘅字係「野」。「朝代」係指「劃時代」政權執政嘅時代,喺史學上可以用嚟對一個期間所發生嘅事件、趨勢、人物、文物等進行論述[2]。將中國史進行斷代分期係史學家常用嘅學術方法[3]

中國史上有好多通過世襲統治嘅君主制政權,有啲時期得一個大一統王朝統治緊中國,而其他時期就有多個王朝同時存在。著名嘅中國王朝有秦朝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延續時間最耐嘅中國王朝係周朝,一共存在咗789年,不過喺史學上分成西周東周[4]。統治疆域最遼闊嘅中國王朝係元朝或者清朝,根據唔同嘅材料得到唔同嘅領土面積[5][6][7][8][9]。實行共和制中華民國同埋中華人民共和國唔係王朝,所以喺嚴格意義上嚟講唔可以算得係朝代[10]

釋義

以下係中國史學常見嘅詞彙:

  • 「朝」:係指家族以君主制實施世襲統治嘅政權[11]
  • 「朝代」:係指家族以君主制實施世襲統治嘅政權同埋對應嘅歷史時期[10]
  • 「王朝」:嚴格意義上係指由稱號係嘅君主所統治嘅世襲政權,但係通常係「朝」嘅另外一種叫法[12]
  • 「皇朝」:通常係指由稱號係皇帝嘅君主所統治嘅世襲政權[12]

歷史

中國世襲統治嘅開始

係中國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嘅建立者,所以佢通常畀史學家睇成係中國世襲統治嘅創立者[13]。理論上,中國君主係中國政權嘅至高統治權力者,通過世襲傳承,形成「家天下」嘅局面[14]。喺政治權力開明嘅時候就叫做「與士大夫共天下」。夏朝之前,君主一般以禪讓嘅形式移交統治權,所以稱為「公天下」[14][15]

朝代更替

朝代更替,又叫「改朝換代」,係中國史入便嘅一個特徵。有一啲史學家嘗試以君主嘅德行嚟解釋王朝嘅興衰,然而其他嘅史學家則將呢種歷史發展歸咎於有形嘅方面[16]。其中,朝代循環係用嚟解釋中國朝代更迭嘅一個重要嘅理論[16][17][18]

中國嘅朝代更替主要係通過兩種方式完成:武力征服同埋篡位[19]。通過武力征服嚟完成改朝換代嘅有遼朝金朝嘅更替、元朝滅咗幾個王朝而統一中國。通過篡位進行王朝更迭嘅有東漢曹魏嘅更替、南齊梁朝嘅更替。篡位建國者通常通過「接受」前者嘅「禪讓」嚟取得佢統治嘅正統性[20]

雖然有一啲歷史年表為咗簡化內容而將朝代更迭顯示為平穩嘅政權過渡,但係事實一般都唔係噉嘅。新成立嘅王朝通常喺仲未推翻現有嘅王朝之前就已經建立咗[21]。例如:公元1644年一般睇成係清朝取代咗明朝法統嘅嗰一年,不過清朝響公元1636年就已經立國,而喺公元1616年創立嘅後金係清朝嘅前身;明朝皇室則繼續佔有同埋統治緊中國嘅南方直到公元1662年為止,史稱「南明」;明朝嘅殘餘勢力東寧喺南明滅亡之後重繼續抵抗清朝,一直到公元1683年先至畀清朝擊敗[22][23][24]。喺同樣嘅時期,其他勢力亦都喺明清易代嗰陣割據建國,好似李自成張獻忠分別建立嘅大順同大西[25][26][27]。清朝喺取代明朝之後用咗二十年左右先完成咗中國本部嘅統一。由呢個例子可見,朝代更替其實係複雜而且漫長嘅歷史發展。

同樣嘅,喺先前嘅隋唐易代亦都出現咗好多割據政權。呢個時期嘅勢力有李密嘅魏、薛舉嘅秦、高曇晟嘅齊、宇文化及嘅許、沈法興嘅梁、梁師都嘅梁、竇建德嘅夏、王世充嘅鄭、朱粲嘅楚、林士弘嘅楚、高開道嘅燕、輔公祏嘅宋等。最尾取代咗隋朝唐朝一共用咗十年左右統一中國本部[28]

根據中國嘅修史傳統,新興嘅王朝會編修前朝嘅歷史,最後形成咗廿四部正史典籍,統稱「二十四史[29]

中國世襲統治嘅終結

中國世襲君主制統治喺公元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之後結束,中華民國取代咗清朝嘅法統[30][31]。民國成立之後,雖然亦都有幾個試圖恢復世襲君主制嘅事件發生,但係所有呢種類型嘅政權最尾都以失敗告終。所以,史學家一般以公元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退位作為中國世襲君主制統治嘅終結。中國世襲君主制統治一共存在咗大概四千年[30]

王朝嘅正統性

中國史上嘅分裂時期係多個王朝同時存在嘅時期,每一個王朝亦都有各自嘅朝廷同埋政治體系。中國嘅分裂時期有三國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

喺分裂時期,王朝同王朝之間嘅關係通常關乎政權嘅正統性,而正統性則係嚟自天命[32]。分裂時期嗰陣,漢族建立嘅王朝通常用華夷之辨嚟加強自身嘅正統性,同時拒絕接受其他民族創建嘅王朝係正統嘅政權。非漢族嘅王朝則自稱係中華文化同中國史嘅傳承者,亦都自稱係正統。喺中國傳統史學入面,「朝」同埋「國」嘅意思同用法係有唔同嘅:淨係正統嘅政權可以稱為「朝」,非正統嘅政權無論係唔係世襲都係叫做「國」[33]。而家嘅史學家對於一啲王朝嘅正統地位重有異議。

以下係喺史上或者今日存有正統爭論嘅歷史時期:

  • 三國[34]
  • 東晉、十六國[36]
    • 東晉自稱係正統嘅政權
    • 有幾個十六國入便嘅王朝,例如漢趙後趙前秦等,亦都自稱係正統
  • 南北朝[37]
    • 全部喺呢個時期嘅王朝都自稱係正統;北朝叫南朝做「島夷」,而南朝叫北朝做「索虜」[38][39]
  • 五代十國[40]
    • 後梁直接繼承咗唐朝嘅法統,所以自稱係正統[40]
    • 後唐以光復唐朝為名立國,自稱係正統,同埋拒絕承認後梁嘅正統地位[40]
    • 後晉承認後唐嘅正統地位[40]
    • 南唐曾經畀一啲史學家睇成係呢個時期嘅正統王朝[40]
    • 北宋以五代為正統;而家嘅史學家通常都保留住呢個觀點[40][41]
  • 遼朝宋朝金朝[42]
    • 遼朝滅亡後晉之後自稱繼承咗後晉嘅法統,同埋自稱係正統[43]
    • 北宋同南宋都自稱係正統
    • 金朝自稱係正統,同時都唔接受宋朝嘅正統地位
    • 元朝承認遼朝、宋朝、金朝、西遼嘅正統地位,所以編寫咗《遼史》、《宋史》、《金史》三部正史[44][45][46]
  • 明朝北元[47]
    • 明朝承認元朝係正統,但係宣稱佢已經繼承咗元朝嘅法統,所以北元唔係正統政權
    • 北元統治者保留住「大元」國號同其他嘅中國式名號一直到公元1388年為止;中國式嘅名號亦都喺嗰時之後多次出現
    • 蒙古族史學家Rashipunsug稱北元係元朝嘅直接延續;滅亡北元嘅清朝則得到咗北元嘅正統,所以明朝唔係正統王朝[48]
  • 清朝、南明[49]
    • 清朝承認明朝係正統,但係宣稱佢已經繼承咗明朝嘅法統,所以南明唔係正統王朝
    • 南明自稱係正統一直到滅亡為止
    • 喺臺灣嘅明朝殘餘勢力東寧拒絕接受清朝嘅正統地位
    • 喺朝鮮半島嘅朝鮮王朝同越南嘅後黎朝都曾經承認過南明係正統[50][51]

雖然喺分裂時期多個王朝並立嘅局面引起咗朝廷官員同史學家嘅正統之爭,北宋政治家歐陽修就話響分裂時期無一個王朝係正統[52]。如果係噉睇,宋朝嘅正統地位係嚟自佢結束五代十國亂局嘅能力,唔係嚟自後周。同樣嘅,歐陽修認為三國、十六國同南北朝等分裂時期亦都無正統王朝[52]

因為中國歷史典籍通常係以單線繼承作為中國史入便正統嘅傳承規則,所以任何時期淨係可以得一個王朝係中華嘅正統[41]。而家嘅歷史材料一般都遵守以下嘅正統繼承順序: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秦朝西漢 → 東漢 → 曹魏 → 西晉 → 東晉 → 劉宋南齊梁朝陳朝隋朝 → 唐朝 → 後梁 → 後唐 → 後晉 → 後漢 → 後周 → 北宋 → 南宋 → 元朝 → 明朝 → 清朝[41]

同宗嘅王朝

中國史上有幾個王朝係出自同一個家族,但係因為國號唔同或者政權發生咗一啲根本性嘅變化等原因而畀後世嘅史學家以唔同嘅名嚟區分。另外,亦都有王朝自稱係某個先前王朝嘅後裔嚟得到或者加強佢統治嘅合法性同正統性。

以下係得到大部分史學家承認嘅同宗王朝:

王朝嘅分類

德國繪製嘅清朝康雍乾盛世嗰陣嘅中華帝國地圖。清朝係中國史上嘅中原王朝、大一統王朝同埋征服王朝。

中原王朝

中原黃河嘅中下游地區,係中華文明嘅發祥地[57]。「中原王朝」係指定都喺中原嘅王朝,無論建立王朝嘅民族係邊個都好[57]

大一統王朝

「大一統王朝」係指完成咗中國本部統一嘅王朝,無論建立王朝嘅民族係邊個都好。「中國本部」,又叫「中國本土」,係漢族嘅傳統聚居地,同「中國」唔係一樣嘅概念。完成咗中國本部統一而且君主稱號係皇帝嘅王朝可以叫做「中華帝國」[58]

「大一統」呢個概念第一次出現喺公羊高嘅《公羊傳》入便[59][60][61]。其他著名嘅人物好似孔子孟子亦都喺佢哋嘅作品入便提到過呢個概念[62][63]

大部分嘅史學家將呢啲王朝歸類成大一統王朝:秦朝西漢新朝東漢西晉隋朝唐朝武周北宋元朝明朝清朝[64][65]。但係,北宋大一統王朝嘅地位唔係全部史學家都接受嘅,原因係燕雲十六州嘅一部分地區係遼朝嘅領土,而且河套嘅一部分地區係由西夏統治緊;所以,北宋從未完全控制到中國本部[64][66]

征服王朝、滲透王朝

「征服王朝」同埋「滲透王朝」都係非漢族建立嘅中國王朝,按佢哋入去中國本部統治嘅方式分別歸類成兩種類別[67]。「征服王朝」係指嗰啲吸收漢文化嘅同時特登保留住自身文化嘅非漢族王朝,好似元朝清朝等;「滲透王朝」係指嗰啲最後被徹底漢化咗嘅非漢族王朝,好似後秦北魏等。呢兩個概念都係由美國史學家魏復古提出嘅,而且畀支持以多民族、多元文化嘅角度嚟分析中國史嘅史學家爭議[68]

王朝嘅名號

國號

中國歷朝嘅開國君主喺立國之初都會確立政權嘅正式名稱,即係國號[69][70]。喺王朝統治期間,國號係代表文明正統嘅政權嘅官方名稱,象徵新嘅政權取得咗舊統治者嘅合法地位。中國亦都有喺王朝統治期間國號出現變更嘅案例,例如:南漢原本定嘅國號係「越」,之後改成「漢」[71]

國號大概有五種源頭:

  • 嚟自部族、部落聯盟嘅名稱[72][73]
    • 例如:夏朝嘅名嚟自佢嘅統治部族夏后氏[72]
  • 嚟自創建者原本嘅封號、爵位[72][73]
  • 嚟自相同地理位置嘅先前政權嘅名稱[73][75]
    • 例如:前燕嘅地理位置大概同先秦嘅燕國一樣,所以國號叫做「燕」[75]
  • 嚟自有宗族關係(可考或者自稱)嘅先前政權嘅名稱[73]
  • 寓意吉祥或者有特別含義嘅字[72][73]
    • 例如:《易經》入面嘅「大哉乾元」係元朝「大元」國號嘅來由[77]

中國史上有幾個王朝嘅國號係有個「大」字。朱國楨嘅《湧幢小品》指出第一個帶有「大」字嘅國號係元朝嘅「大元」[78][79]。不過,其他嘅歷史材料,如同脫脫編修嘅《遼史》同《金史》,記錄咗喺元朝之前亦都有王朝嘅國號入便有「大」字,好似遼朝嘅「大遼」同金朝嘅「大金」[80][81]

官員、百姓、朝貢國亦都會喺稱呼中國王朝嗰陣喺國號前面加埋個「大」字嚟表示尊崇,即使王朝嘅國號入便係無「大」字嘅[79]。例如:《日本書紀》入便叫唐朝做「大唐」,但係唐朝嘅國號淨係得「唐」一個字。

國號嘅使用同埋佢嘅重要性亦都畀中國以外嘅其​​他中華文化圈政權接受。其中,響越南同朝鮮半島嘅王朝都有各自嘅國號。

喺史學上嘅稱呼

因為中國史上出現過好多重複使用嘅國號,史學家需要喺名稱前面加埋前綴嚟區分唔同嘅政權[2][82][83]。一般會用到嘅前綴有:

一個王朝可能有多個史學稱呼,但係一啲稱呼通常會得到更加廣泛嘅使用。例如:西漢又叫「前漢」、楊吳亦都可以叫做「南吳」[84][85]

如果一個王朝嘅統治發生咗一啲根本性嘅變化,史學家一般都會用唔同嘅名號嚟區分。例如:宋朝北宋南宋,以靖康之變做兩者嘅分界點,用嚟區分由宋太祖趙匡胤成立嘅「宋」同宋高宗趙構復興之後嘅「宋」[86]。呢種情況之下,原本嘅政權已經覆滅咗,但係之後得到重建同埋聲稱延續先前政權嘅法統,所以史學界需要區分名號嚟反映政權變化嘅歷史事實。例外嘅有西秦唐朝,佢哋嘅統治曾經畀後秦武周分別打斷過[87][88]

中文材料通常唔會喺有前綴嘅王朝史學稱呼加埋個「朝」字。例如:北周因為有個「北」字前綴而好少被叫做「北周朝」;「北周」、「北周王朝」呢種叫法就相對嚟講比較常見。

王朝一覽

呢個表淨係顯示通常喺歷史年表入便可以搵得到嘅主要嘅中國王朝。中國史上重有好多世襲君主制政權唔喺入便。

王朝[a]統治家族統治時期君主
姓氏民族[b]建立滅亡國祚開國君主[c]亡國君主
夏朝
haa6 ciu4
[d]華夏公元前2070年[e][f][94]公元前1600年[e][f][94]430年[f][g]禹 姒文命桀 姒履癸
商朝
soeng1 ciu4
華夏公元前1600年[e][h][97]公元前1046年[e][h][97]554年[h]湯 子履商紂王 子受
西周[i]
sai1 zau1
華夏公元前1046年[e][j][98]公元前771年[98]275年[j]周武王 姬發周幽王 姬宮涅
東周[i]
dung1 zau1
華夏公元前770年[98]公元前256年[98]514年周平王 姬宜臼周赧王 姬延
秦朝
ceon4 ciu4
[k]華夏公元前221年[100]公元前207年[100]14年秦始皇 嬴政秦三世 嬴子嬰
西漢[l]
sai1 hon3
公元前202年[m][102]公元9年[102]211年[m]漢高帝 劉邦劉嬰
新朝
san1 ciu4
公元9年[103]公元23年[103]14年王莽王莽
東漢[l]
dung1 hon3
公元25年[104]公元220年[104]195年漢光武帝 劉秀漢獻帝 劉協
三國
saam1 gwok3
公元220年[105]公元280年[105]60年
曹魏
cou4 ngai6
公元220年[106]公元266年[106]46年魏文帝 曹丕魏元帝 曹奐
蜀漢
suk6 hon3
公元221年[107]公元263年[107]42年漢昭烈帝 劉備漢孝懷帝 劉禪
東吳
dung1 ng4
公元222年[108]公元280年[108]58年吳大帝 孫權孫皓
西晉[n]
sai1 zeon3
司馬公元266年[109]公元316年[109]50年晉武帝 司馬炎晉愍帝 司馬鄴
東晉[n]
dung1 zeon3
司馬公元317年[110]公元420年[110]103年晉元帝 司馬睿晉恭帝 司馬德文
十六國
sap6 luk6 gwok3
公元304年[111]公元439年[111]135年
漢趙
hon3 ziu6
[o]匈奴公元304年[114]公元329年[114]25年漢光文帝 劉淵劉曜
成漢
sing4 hon3
公元304年[p][116]公元347年[116]43年[p]成武帝 李雄[p]李勢
後趙
hau6 ziu6
公元319年[117]公元351年[117]32年趙明帝 石勒石祗
前涼
cin4 loeng4
公元320年[118]公元376年[118]56年涼成王 張茂張天錫
前燕
cin4 jin1
慕容鮮卑公元337年[119]公元370年[119]33年燕文明帝 慕容皝燕幽帝 慕容暐
前秦
cin4 ceon4
[q]公元351年[r][119]公元394年[119]43年[r]秦景明帝 苻健[r]苻崇
後燕
hau6 jin1
慕容[s][t]鮮卑[t]公元384年[124]公元409年[u][124]25年[u]燕成武帝 慕容垂燕昭文帝 慕容熙 /
燕惠懿帝 高雲[v]
後秦
hau6 ceon4
公元384年[125]公元417年[125]33年秦武昭帝 姚萇姚泓
西秦
sai1 ceon4
乞伏鮮卑公元385年[126]公元431年[126]37年[w]秦宣烈王 乞伏國仁乞伏暮末
後涼
hau6 loeng4
公元386年[127]公元403年[127]17年涼懿武帝 呂光呂隆
南涼
naam4 loeng4
禿髮鮮卑公元397年[128]公元414年[128]17年武威武王 禿髮烏孤涼景王 禿髮傉檀
北涼
bak1 loeng4
沮渠[x]匈奴[x]公元397年[130]公元439年[130]42年段業涼哀王 沮渠牧犍
南燕
naam4 jin1
慕容鮮卑公元398年[131]公元410年[131]12年燕獻武帝 慕容德慕容超
西涼
sai1 loeng4
公元400年[132]公元421年[132]21年涼武昭王 李暠李恂
胡夏
wu4 haa6
赫連[y]匈奴公元407年[134]公元431年[134]24年夏武烈帝 赫連勃勃赫連定
北燕
bak1 jin1
[z][z]公元407年[aa][135]公元436年[135]29年[aa]燕惠懿帝 高雲[v] /
燕文成帝 馮跋
燕昭成帝 馮弘
北朝
bak1 ciu4
公元386年[136]公元581年[136]195年
北魏
bak1 ngai6
拓跋[ab]鮮卑公元386年[138]公元535年[138]149年魏道武帝 拓跋珪魏孝武帝 元修
東魏
dung1 ngai6
鮮卑公元534年[139]公元550年[139]16年魏孝靜帝 元善見魏孝靜帝 元善見
西魏
sai1 ngai6
[ac]鮮卑公元535年[139]公元557年[139]22年魏文帝 元寶炬魏恭帝 拓跋廓
北齊
bak1 cai4
公元550年[139]公元577年[139]27年齊文宣帝 高洋高恆
北周
bak1 zau1
宇文鮮卑公元557年[139]公元581年[139]24年周孝閔帝 宇文覺周靜帝 宇文闡
南朝
naam4 ciu4
公元420年[141]公元589年[141]169年
劉宋
lau4 sung3
公元420年[142]公元479年[142]59年宋武帝 劉裕宋順帝 劉準
南齊
naam4 cai4
公元479年[143]公元502年[143]23年齊高帝 蕭道成齊和帝 蕭寶融
梁朝
loeng4 ciu4
公元502年[144]公元557年[144]55年梁武帝 蕭衍梁敬帝 蕭方智
陳朝
can4 ciu4
公元557年[145]公元589年[145]32年陳武帝 陳霸先陳叔寶
隋朝
ceoi4 ciu4
[ad]公元581年[147]公元619年[147]38年隋文帝 楊堅隋恭帝 楊侗
唐朝
tong4 ciu4
[ae]公元618年[149]公元907年[149]274年[af]唐高祖 李淵唐哀帝 李柷
武周
mou5 zau1
公元690年[150]公元705年[150]15年周聖神帝 武曌周聖神帝 武曌
五代
ng5 doi6
公元907年[151]公元960年[151]53年
後梁
hau6 loeng4
公元907年[152]公元923年[152]16年梁太祖 朱溫朱友貞
後唐
hau6 tong4
[ag][ah][ai]沙陀[ai]公元923年[156]公元937年[156]14年唐莊宗 李存勗李從珂
後晉
hau6 zeon3
沙陀公元936年[157]公元947年[157]11年晉高祖 石敬瑭晉出帝 石重貴
後漢
hau6 hon3
沙陀公元947年[157]公元951年[157]4年漢高祖 劉知遠漢隱帝 劉承祐
後周
hau6 zau1
[aj]公元951年[157]公元960年[157]9年周太祖 郭威周恭帝 柴宗訓
十國
sap6 gwok3
公元907年[159]公元979年[159]62年
前蜀
cin4 suk6
公元907年[160]公元925年[160]18年蜀高祖 王建王衍
楊吳
joeng4 ng4
公元907年[ak][162]公元937年[162]30年[ak]吳烈祖 楊渥[ak]吳睿帝 楊溥
馬楚
maa5 co2
公元907年[163]公元951年[163]44年楚武穆王 馬殷馬希崇
吳越
ng4 jyut6
公元907年[163]公元978年[163]71年吳越太祖 錢鏐秦忠懿王 錢俶

man5
[al]公元909年[163]公元945年[163]36年閩太祖 王審知天德帝 王延政
南漢
naam4 hon3
公元917年[163]公元971年[163]54年漢高祖 劉龑劉鋹
荊南
ging1 naam4
[am]公元924年[163]公元963年[163]39年楚武信王 高季興高繼沖
後蜀
hau6 suk6
公元934年[163]公元965年[163]31年蜀高祖 孟知祥楚恭孝王 孟昶
南唐
naam4 tong4
[an]公元937年[167]公元976年[167]37年唐烈祖 李昪李煜
北漢
bak1 hon3
[ao]沙陀[ao]公元951年[169]公元979年[169]28年漢世祖 劉旻漢英武帝 劉繼元
遼朝
liu4 ciu4
耶律契丹公元916年[ap][171]公元1125年[171]209年[ap]遼太祖 耶律阿保機遼天祚帝 耶律延禧
西遼
sai1 liu4
耶律[aq]契丹[aq]公元1124年[174]公元1218年[174]94年遼德宗 耶律大石屈出律
北宋[ar]
bak1 sung3
公元960年[175]公元1127年[175]167年宋太祖 趙匡胤宋欽宗 趙桓
南宋[ar]
naam4 sung3
公元1127年[176]公元1279年[176]152年宋高宗 趙構趙昺
西夏
sai1 haa6
嵬名[as]党項公元1038年[178]公元1227年[178]189年夏景宗 李元昊李睍
金朝
gam1 ciu4
完顏女真公元1115年[179]公元1234年[179]119年金太祖 完顏阿骨打完顏承麟
元朝
jyun4 ciu4
孛兒只斤蒙古公元1271年[at][181]公元1368年[181]97年[at]元世祖 孛兒只斤忽必烈元惠宗 孛兒只斤妥懽貼睦爾
北元
bak1 jyun4
孛兒只斤[au]蒙古[au]公元1368年[184]公元1388年[av][184]20年[av]元惠宗 孛兒只斤妥懽貼睦爾天元帝 孛兒只斤脫古思帖木兒[av]
明朝
ming4 ciu4
公元1368年[188]公元1644年[188]276年洪武帝 朱元璋崇禎帝 朱由檢
南明
naam4 ming4
公元1644年[189]公元1662年[aw][189]18年[aw]弘光帝 朱由崧永曆帝 朱由榔[aw]
後金
hau6 gam1
愛新覺羅女真[ax]公元1616年[193]公元1636年[193]20年清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清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
清朝
cing1 ciu4
愛新覺羅滿洲公元1636年[194]公元1912年[ay][194]276年清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宣統帝 愛新覺羅溥儀
收錄標準

呢個表淨係顯示主要嘅中國王朝。不過,中國歷史地理學劃定嘅地理範圍入面重有好多唔喺呢個表入便嘅世襲君主制政權,例如[195]

  • 封建制入便嘅世襲諸侯國(鄧國、霍國、楚國、義渠國等);
  • 羈縻制同土司制入便嘅世襲政權(播州土司、水東土司、永寧土司、贊拉土司等);
  • 統治地理範圍比較細嘅割據世襲政權(南越、吐谷渾、大理東寧等);
  • 存在時間比較短嘅割據世襲政權(翟魏、後遼、陳漢、順朝等);
  • 曾經統治過同「中國」喺歷史上或者而家有政治或者文化關聯地區嘅跨區域政權(柔然、吐蕃渤海、喀喇汗國等)。

根據中國歷史地理學嘅劃定,清朝響公元1750年代到公元1840年代為止,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嘅極盛領土範圍都係中國史嘅一部分,而呢個地區入面全部民族建立嘅政權都係中國史上嘅政權[196][197][198]。清朝鼎盛時期嘅疆域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涵蓋以下嘅地區[199][200][201]

曾經喺一啲歷史時期由中國政權統治嘅其他地區(好似朝鮮半島嘅部分區域、今日越南嘅中部同北部、中亞嘅部分地區等)則涵蓋喺相應嘅中國政權嘅歷史入便。響「中國」之外地區但係有中國血統嘅王朝(如同越南嘅前李朝、暹羅嘅吞武里王朝等)都唔包埋喺呢個表入便[208][209][210][211]。另外,曾經統治過響「中國」之外嘅中華朝貢國嘅王朝(例如琉球群島嘅第一尚氏王朝、越南嘅阮朝等)亦都被排除喺呢個表之外[212][213]

顏色說明

  淺黃色底色係影響力比較大嘅政權
  灰色底色係主要嘅歷史時期(亦都係多個政權嘅統稱)
  左邊嗰行橙色底色係包埋喺「三國」入便嘅政權
  左邊嗰行藍色底色係包埋喺「十六國」入便嘅政權
  左邊嗰行綠色底色係包埋喺「南北朝」入便嘅「北朝」政權
  左邊嗰行紫色底色係包埋喺「南北朝」入便嘅「南朝」政權
  左邊嗰行黃色底色係包埋喺「五代十國」入便嘅「五代」政權
  左邊嗰行粉紅色底色係包埋喺「五代十國」入便嘅「十國」政權

王朝嘅疆域

呢個表顯示嘅王朝同「王朝一覽」入便嘅王朝係一樣嘅。

中國王朝今日地區對照[az]
夏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214]
商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215]
西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216]
東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217][218]
秦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19]
西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蒙古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20]
新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蒙古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20]
東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蒙古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21]
曹魏 中華人民共和國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蒙古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222]
蜀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222]
東吳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22]
西晉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蒙古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23]
東晉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24][225]
漢趙 中華人民共和國[226]
成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226]
後趙 中華人民共和國[226]
前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226][227]
前燕 中華人民共和國[227]
前秦 中華人民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蒙古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224][227][228]
後燕 中華人民共和國[229]
後秦 中華人民共和國[229][230]
西秦 中華人民共和國[229]
後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229]
南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230]
北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230]
南燕 中華人民共和國[230]
西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230]
胡夏 中華人民共和國[230]
北燕 中華人民共和國[230]
北魏 中華人民共和國
蒙古國
[229][230][231][232]
東魏 中華人民共和國[233]
西魏 中華人民共和國[233]
北齊 中華人民共和國[234]
北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
蒙古國
[234]
劉宋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緬甸聯邦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1]
南齊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緬甸聯邦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2]
梁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緬甸聯邦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3]
陳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4]
隋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5]
唐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蒙古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大韓民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泰王國
土庫曼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6][237][238]
武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7]
後梁 中華人民共和國[239]
後唐 中華人民共和國[240]
後晉 中華人民共和國[241][242]
後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243]
後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244]
前蜀 中華人民共和國[245]
楊吳 中華人民共和國[246]
馬楚 中華人民共和國[241]
吳越 中華人民共和國[241][246]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ba]
[241][246]
南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41][247]
荊南 中華人民共和國[241]
後蜀 中華人民共和國[241][245]
南唐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ba]
[241]
北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241][244]
遼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蒙古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241][248]
西遼 中華人民共和國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蒙古國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土庫曼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249][250]
北宋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248]
南宋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249][250]
西夏 中華人民共和國
蒙古國
[248][249][250]
金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蒙古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249][250]
元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ba]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不丹王國
印度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蒙古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大韓民國
泰王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51][252]
北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蒙古國
俄羅斯聯邦
[253][254]
明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bb]
中華民國[ba]
不丹王國
印度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蒙古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53][254]
南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bb]
中華民國[ba]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253][254]
後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
蒙古國
俄羅斯聯邦
[255][256]
清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bb]
中華民國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印度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蒙古國
緬甸聯邦共和國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55][256]

睇埋

出面網頁